結構簡介
1.攔污柵:連接電機、進氣管,并防止河道中的塑料袋、金屬線、柴棒、包裝帶等雜物進入,避免纏繞葉輪,影響設備性能。
2.葉輪:水力部件將水和空氣在深水下進行強烈剪切、粉碎、乳化, 實現水氣合成,同時將混合水氣推動水流向前流動。
3.潛水電機:電機絕緣等級為 F 級,主軸采用不銹鋼材質,轉子部件均通過動平衡檢測;采用進口軸承,配有專用耐高溫油脂,噪音低、壽命長;主密封由二只機械密封串聯而成。電機內還配有定子超溫和漏油等保護系統。
4.進氣管:根據進氣量不同設計進氣管尺寸,保證進氣的通暢。同時連接主機和支承板。
5.安裝支架:將主機固定到浮筒部件及支承主機的重量,同時起到穩定作用。
6.微孔曝氣管: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氣盤或微孔曝氣管。氣泡均勻細小。
產品用途
立式表曝機用于河道解層,水體充氧,混合攪拌,上下水循環。污水處理廠曝氣池充氧,并使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還可用于預曝氣、曝氣沉砂、曝氣浮選等構筑物。
性能特點
1 采用專用立式電機,結構緊湊、重量輕;
2 動力大,河道水體高 效的機械解層。
3 混合攪拌,水體上下水循環。
4 打散水體表面藻類,泡沫,浮渣等物質,再次溶解到水里循環利用。
設計建議
(1)普通曝氣池
圓形池:葉輪直徑與曝氣池直徑之比為1∶4.5~7。
方形池:葉輪直徑與池邊長之比為1∶4~7。
水深原則上應小于葉輪直徑的1.5倍,完 全混合型曝氣池所需功率密度一般不宜小于25W/m3。
(2) 氧化溝
溝寬約為葉輪直徑的2.2~2.4倍,,工作水深約為溝寬的0.5倍。氧化溝功率密度應不小于15-25W/m3,合適功率為15W/m3。氧化溝內不宜設置立柱。如需設置,立柱至葉輪邊緣的距離應大于葉輪直徑,且為圓柱。氧化溝中間隔墻至葉輪邊緣間距以0.04~0.08倍葉輪直徑為宜。曝氣機處如未設置導流墻,倒傘葉輪的中心距應向出水方向偏0.08~0.1倍葉輪間距為宜,曝氣機工作平臺下梁底面距設計水面距離應大于800m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