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武術門外人對中國武術的理解,大部分局限在將武術定義為觀賞性與競技性范圍內,而忽略有些功夫(詠春、形意、螳螂、意拳等為代表)對修習者帶來"消停侵襲"所達到的高度安全的核心價值,導致對武術的曲解和誤解,不利于真正中國武術的修習和傳播。
本來功夫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只是我們的想法使我們與它產生了距離,其實人人都可以用它來保護自己,無論男女老少和力氣大小。神話后的功夫對我們接近它只會望而卻步,沒有任何幫助,就像你所了解的武術是跳得有多高,飛得有多遠,力氣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后是判斷自己可望不可及。
思維被誤導害了許多人,功夫被看成是高深的絕技,豈不知就是方法正確后的熟練生巧。
有一種想法對自己是很有利的,就是及格。90分比60分付出的代價要大好幾倍,而思維上的及格是你的方向不太離譜,只要你不是想做武功天下*一,那么功夫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我以前剛學武術的時候只知道動作漂亮,速度快就好,后來就感覺力不從心了。一段時間我自己感覺不是練武的料,因為身小力薄,無任何優勢可言,直到我了解了內家功夫才對武術有了新的認識,現在想起來真是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我現在還看見許多的人在走我的老路,*終結果是:一放棄,二活動一下筋骨,三受人指點后頓悟。
我喜歡用*簡單的比喻去給學員解釋他們轉不過彎來的思維,很多時候都使他們有茅塞頓開的感覺。我喜歡用游戲的方式去引導學員對練的身體接觸意識,使他們在心理上減壓。近距離對抗中只有接觸才有機會取勝,而接觸是雙向的,對手接觸你也就等于你接觸對手,我們指的接觸是指身體的任何一點,手腳只是身體的一部分。我喜歡跟學員講力學原理來打開他們封閉的思路,用示范來誘導他們舉一反三。
思維的訓練遠比動作的訓練要重要得多!中國武術里面一個“借”字非常重要,很多人會想到借力打力,話好說,思路不對與你無緣。有借才有引進落空,有引進落空才有借力打力。在力量一定的情況下方向和作用點是*重要的,這就是功夫的原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在功夫里面要上層次沒人引路是妄想。你可以求師也可以訪友,但你的師友一定是在門里面,修行就是按正確的方法練到條件反射。自衛功夫的高低與柔韌性沒有多大關系,而與虛實轉換有直接關系。虛實轉換也是訓練意識轉換,而訓練意識轉換就必須有人會喂勁了,也就少不了你的師友了。
武術不是舞術,練套路更應該深挖勁路,套路的表現形式只是勁路的外在形式,很多隱藏的東西你并不能靠自己能領會。功夫里面當知己知彼的勁路形成條件反射也就無需再過于注重套路的表現形式了,意識行拳即可。
自衛術非常講究心理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