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博大精深,膏方口味甜美,但實質上是藥,所以食用上要留意服用時間。
膏方服用時間
⒈空腹服《本草經》謂:“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其優點是可使藥物疾速入腸,并堅持較高濃度而疾速發揮藥效。滋膩補益藥,宜空腹服,如空腹時服用腸胃有不適感,能夠改在半饑半飽時服用。
⒉飯前服普通在飯前30~60分鐘時服藥。病在下焦,欲使藥力疾速下達者,宜飯前服。
⒊飯后服普通在飯后15~30分鐘時服藥。病在上焦,欲使藥力停留上焦較久者,宜飯后服。
⒋睡前服普通在睡前15~30分鐘時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息的藥物宜睡前服。
那么到底哪幾類人群合適服用膏方呢?中醫將其分為六品種型,用膏方加以調治:
1.氣陰兩虛型
心悸不安,神疲憊力,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自汗盜汗,咽干口渴,舌紅少苔,或舌苔薄白,脈細數等。治以益氣養陰。以生脈飲、六味地黃湯、麥昧地黃湯、左歸飲、右歸飲為根本方,酌加牡丹皮、地骨皮、遠志、淮小麥、十大功績葉、五加皮、柏子仁等,如法熬制膏方。
2.氣虛缺乏型
面色不華,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少氣懶言,心悸氣短,胸悶活動或勞累后加重,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多汗或動輒汗出,容易感1冒,手足發麻,大便溏薄,脈細無力,舌質淡有齒痕,苔薄白等。治以補氣升清,以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陽還五湯、生脈飲、升陷湯為根本方,酌加山藥、酸棗仁、石菖蒲、遠志、葛根、沙苑子、五昧子、蓮子肉、生姜、大棗、山楂、神曲等,如法熬制膏方。
3.心脾兩虛型
乏力失眠,心悸怔1忡,頭暈目花,飲食減少,失眠多夢或易醒或朦朧不實,健忘,頭暈目眩,面色不華等。治以養心悅脾,以歸脾湯、生脈飲為根本方,酌加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百合、茯苓、遠志等,如法熬制膏方。
4.心腎陽虛型
形寒肢冷,顏面及下肢虛浮,心悸氣短,胸悶,胸痛或遇寒易作,以至寒痛徹背,唇甲青紫,心悸汗出,或不能平臥,腰酸乏力,面浮足腫,脈沉微,舌紫暗或淡胖,專業的膏方代加工,苔白滑等。治以溫陽利水,以右歸丸、金匱腎氣丸、十全大補湯、保元湯、真武湯、丹參飲為根本方,酌加干姜、巴戟天、仙茅、yin羊藿、菟絲子、川續斷、杜仲等,如法熬制膏方。
5.肝郁氣滯型
肉體抑郁,悶悶不樂,喜嘆息,胸脅脹滿或竄痛,或胃脘脹滿,噯氣,痛瀉,心煩易怒,或有梅核氣,納呆神疲,少腹脹滿或疼痛,婦女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面色青黃不榮,苔薄,脈弦等。治以疏肝解郁,以逍遙散、小柴胡湯、甘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