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鋼板是機械制造業使用最廣泛的鋼之一,適于制作中型塑料模具。
40cr鋼板,經淬火及低溫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重負荷、低沖擊及具有耐磨性、截面上實體厚度在25mm以下的零件,如蝸桿、主軸、軸、套環等;經調質并高頻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無很大沖擊的零件,如齒輪、套筒、軸、主軸、曲軸、心軸、銷子、連桿、螺釘、螺帽、進氣閥等。此外,這種鋼又適于制造進行碳氮共滲處理的各種傳動零件,如直徑較大和低溫韌性好的齒輪和軸。
40cr鋼板物理性能:臨界點溫度(近似值)Acm=780℃;正火規范:溫度850~870℃,硬度179~229HBS。冷壓毛坯軟化處理規范溫度740~760℃,保溫時間4~6h,再以5~10℃/h的冷速,降溫到≤600℃,出爐空冷。處理前硬度≤217HBS,軟化后硬度≤163HBS。
(1)鋼材的化學成分是影響淬透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凡是在鋼中引起“c”曲線右移或左移的合金元素,都對淬適性有著極大的影響。
使“c”曲線右移的元素將提高鋼的淬透性;使“c”曲線左移的元素將降低鋼的淬透性。如45鋼與40Cr鋼,其含碳量差不多,但,由于前者不含鉻元素,后者含鉻元素約1%,在同等的熱處理條件下,它們的淬透性就顯然不同,45鋼只能淬透3.5~9.5mm,而40Cr鋼可淬透25~32mm。
(2)熱處理冷卻介質的冷卻特性和冷卻速度,對鋼的淬透性也有很大影響。冷卻速度快的,淬透性就提高,冷卻速度慢的,淬透性就降低。例如45鋼在水中冷卻和在油中冷卻,其淬透性就不同,在水中冷卻時,可淬透11~20mm,在油中冷卻時,可淬透3.5~9.5mm。
(3)零件的形狀尺寸、加熱溫度、冷卻方式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影響著鋼的淬透性。形狀尺寸小、加熱溫度高、連續冷卻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淬透性;而形狀尺寸大、加熱溫度低、等溫冷卻等卻能使淬透性下降。
(4)加熱的方式也會影響淬透性,在實際操作中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
因為加熱方式不同,產生的加熱效果也不同。例如用箱式電爐就比鹽浴爐產生的氧化、脫碳現象嚴重,就會降低淬透性。
40cr鋼板特性::Cr在熱處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鋼的淬透性。由于淬透性提高,淬火(或調質)處理后40Cr的強度、硬度、沖擊韌性等機械性能比45鋼高
40cr鋼板執行標準和40cr合金鋼板硬度:中國執行標準:GB/T3077-1999美國執行標準:ASTMA29/A29M-04日本執行標準:JISG4053-2003調質處理后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良好的低溫沖擊韌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鋼的淬透性良好,水淬時可淬透到Ф28~60mm,油淬時可淬透到Ф15~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