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乳膠漆
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是目前廣為使用的外墻乳膠漆。根據使用乳液的不同,可分為、硅丙氟碳外墻乳膠漆;而根據光澤、質感的不同,則又可分為平光、有光、半光、高光以及薄質、厚質。復層飾紋和砂壁質感等外墻乳膠漆。
外墻墻乳膠漆均有著不同的指標與要求,有關這方面的具體數據詳見GB/T9755-21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JG/T24-2合成樹脂乳液砂壁狀建筑涂料,GB/T9779-25復層建筑涂料等標準。
浮色(發花):
含有多種顏料的復色涂料,在施工中,顏料分層離析,造成干膜和濕膜的顏色差異很大。
浮色(涂膜發花)的原因 主要產生于復色涂料的涂裝中。由于復色涂料摻有混合顏料,顏料的比重差異較大(如無機顏料的比重就比有機顏料大得多),生產中工藝處理不夠,施工時又未充分攪拌均勻就涂刷,容易產生浮色現象。基層堿性過大,或施工現場附近有能與顏料起作用的、SO2等發生源也易使涂膜發花。
浮色(發花),辦法是當使用比重大的顏料(一般是無機顏料)時,好選用軟毛油刷或質量的尼龍輥筒。對于不同顏料應有針對性的選用類型適宜、性能好的分散劑。基層PH值要小于1,將、SO2等發生源遠離現場,以免與涂料中的顏料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發花”。
孔洞:
涂膜在干燥過程中,由于里層和表層干燥速度的差異,表層急劇收縮向上收攏。 涂料在涂裝后由于溶劑急劇揮發,使漆液來不及補充,而形成許多圓形小圈小孔。
孔洞的原因
刷涂時或刷涂后遇高溫、或太陽暴曬以及催干劑加得過多;底漆過厚,未干透或粘度過大,涂膜表面先干而里面不易干,容易出現涂料現象。
孔洞的措施是:
應避免在高溫、日光暴曬及寒冷、大風的天氣下施工;施工粘度不宜過大,時可以適當加入稀釋劑(水);刷涂時應縱橫展開,使涂膜厚薄適宜,均勻一致;涂料攪拌后,應停一段時間后再用,可避免針孔的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