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尤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寫的《福樂智慧》兩本書中都記載了土耳其人在中世紀就在食用酸奶了。這兩部書在不同側面都提到了"yogurt"這個詞,并詳細記錄了游牧的使用酸奶的方法。歐洲有關酸奶的*一個記載源自于法國的臨床歷史記錄:弗朗西斯一世患上了一場嚴重的痢疾,當時的法國醫生都束手無策,盟國的蘇萊曼一世給他派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宣稱用酸奶治好了病人。
直到二十世紀,酸奶才逐漸成為了南亞、中亞、西亞、歐洲東南部和中歐地區的食物材料。酸奶作為食品至少有45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期的酸奶可能是游牧民族裝在羊皮袋里的奶受到依附在袋的細菌自然發酵,而成為奶酪。
酸奶生產線 固體老酸奶全套加工設備 生產工藝
制作酸奶所用的儀器、材料
滅菌設備、發酵罐或發酵室、加熱罐、紫外線燈、玻璃瓶或瓷瓶或專用紙盆、鮮牛奶、白糖、乳酸菌種(保加利亞桿菌與嗜熱鏈球菌)等。
制作步驟
玻璃瓶等消毒滅菌。玻璃瓶在滅菌器內滅菌半小時,如用蒸鍋滅菌需45分鐘,接種室內需紫外線滅菌50分鐘,接種工具在高壓蒸汽滅菌器內滅菌30分鐘。
牛奶滅菌
把鮮牛奶裝入加熱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滅菌30分鐘或用其它方法滅菌。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以不破壞牛奶原有營養成分為佳,滅菌后冷卻。在滅菌前或滅菌過程中*除去上層油脂,使牛奶脫脂。
接種
把溫度低于43℃的滅菌牛奶分裝于滅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種量在接種室內接種并攪拌均勻,注意罐裝要滿,不留空隙,接好后立即封口,以保證乳酸發酵的厭氧條件。用溫水(低于43℃)浸泡8小時~10小時后再送入0~5℃的冷藏室內進行冷藏后,即可上市銷售。經后熟酸乳因含酯類,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冷藏的作用一方面可防止酸度增加,防止雜菌污染,另一方面可使質地結實,乳清回收,從而使酸乳質量的穩定性大為提高。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無菌操作,工作人員要穿無菌工作服,戴無菌手套、口罩,手要清洗干凈,不可不戴口罩就接種以防雜菌污染。
質量標準
優質酸乳外觀呈乳白色或稍帶黃色,表面光滑,凝乳結實,組織細膩,質地均勻,允許有少量乳清析出,無氣泡,酸甜適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異味。如果酸乳中有氣泡或瓶蓋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異味,說明鮮乳在發酵過程中已被雜菌污染不能食用。如生產種(發酵劑)出現以上情況,堅決不能用于生產,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在適溫下超時,乳凝很少、乳清分離,甚至不乳凝,出現大量懸浮物并出現臭味,說明菌種衰退嚴重或菌種已被雜菌污染,應停止使用。如菌種衰退,可把衰退的菌種在斜面培養基上培養,進行提純復壯,再進行繁殖,即可得到優良的生產種 。
酸奶生產線 固體老酸奶全套加工設備 的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