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教育用房加固改造前后結構安全檢測鑒定檢測范圍:松滋市、沙市區、荊州區、江陵縣、公安縣、監利縣、石首市、洪湖市。
結構計算與分析根據現場調查檢測結果,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計算程序,其中樓面恒荷載按照現場檢測情況取值,活荷載功能室取2.0kN/m2,過道、樓梯取2.5kN/m2, 結構抗震設防烈度取6度,地震加速度0.05g。對該建筑進行了結構驗算。計算時考慮兩種工況,即考慮地震作用與不考慮地震作用。在不考慮地震作用條件下,該房屋主要承重結構承載力符合或基本滿足相關規范要求,房屋結構整體基本處于安全狀態;在考慮地震作用條件下,四、五層有部分墻體承載力指標為0.9≤R/γ0S≤0.95和R/γ0S<0.90,房屋結構安全性不滿足規范要求。
房屋加層改造應注意以下幾點:注意改擴建前后建筑物用途是否改變;注意改擴建方案對原有建筑物的影響,其中包括對規范的適用范圍的影響、對使用功能上的影響、結構的影響等方面;注意改擴建多外觀的影響;注意方案實施的可行性;注意要按照現行的規范進行改擴建,尤其注意老建筑物采用的原有的老規范,可能不使用于現在的規范,改擴建后必須滿足現行規范的要求。
鑒定內容及方式簡述混凝土框架及磚混結構: 1、對房屋的原設計圖紙、裝修改造意圖、歷史修繕加固情況、前期的使用情況及后期的使用要求進行調查了解。2、對房屋結構類型、建筑層數、地址、建造年代、朝向、裝修概況及使用用途進行現場調查。 3、對房屋的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圍護結構、建筑裝修及建筑設備進行外觀檢查、測量,對部分典型構件損壞情況(變形、開裂、沉陷、滲漏、露筋等)進行外觀檢查及拍照記錄;對損壞較嚴重、重要性構件及設計改造有特別要求的構件進行重點檢測鑒定。4、采用裂縫測寬儀混凝土承重構件進行裂縫情況進行測量,包括其長度、寬度、深度、形狀、條數,必要時繪出裂縫分布圖;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對其進行評定,判斷其是否超出規范允許值。5、采用“DJD2-1GC”型電子經緯儀對房屋部分部位豎向構件傾斜率或偏移比值進行測量,分析是否出現傾斜及不均勻沉降現象。6、對房屋現有上部結構的建筑及結構布置、構件尺寸、樓板厚度、層高等情況進行現場測量,并與設計圖紙進行復核。7、按照國家現行相關檢測標準及設計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承重構件進行配筋情況、砼保護層厚度檢測。8、按國家現行相關檢測標準及設計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承重構件采用鉆芯法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對不宜采用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的構件采用回彈法進行檢測鑒定。9、按國家現行相關檢測標準及設計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承重磚墻采用回彈法對其磚砌塊強度及砌筑砂漿強度進行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