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良好的黃蠟石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艷豐富。
嶺南一帶是我國有歷史記載早賞玩黃蠟石的地區,明清時期,廣東粵東和潮汕地區就己收藏本地的黃蠟石,據永安縣(今廣東河源市紫金縣)縣志記載:“永安產蠟石,貢于朝,盛于名也。” 永安蠟石在明清時期曾制作成鼻煙壺進貢朝廷。
廣東、廣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東北三省等省相繼發現黃蠟石,而且各具特色,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喜愛黃蠟石。
黃蠟石玩賞歷史悠久,人們總結出了兩個方向、六種玩法。兩個方向:一是料石方向,二是觀賞石方向。六種玩法是:料石方向的寶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種,觀賞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畫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種。每一種玩法都有精品出現,華夏兒女以黃蠟石為載體,用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中華文明。黃蠟石有廣義黃蠟石和狹義黃蠟石之分,廣義的黃蠟石包括各類硅質成分的觀賞石和料石,狹義的黃蠟石專指玉髓成分、隱晶質結構的硅質玉,如黃龍玉、臺山玉、金華玉等。
黃蠟石按產出狀況可分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
山料是指產自山中的原生礦料,外表常被鐵銹、泥土等污垢包裹,形體也不規則,但內部玉化程度高,色彩豐富,雜質少,適宜俏色雕琢。
山流水屬次生礦料,系石英原巖受地質作用散落在山溝、河床淺表,經長期風化、剝蝕、氧化和礦物元素浸染而成,皮質較好,介于山料、籽料之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料石。
籽料也稱水料,是石英原巖受地質作用分裂、滾入河流中,經過長期的水流搬運、滾動、沖刷和礦物元素浸染而成,多為圓形、扁圓形體,水洗度高,溫潤細膩,玉質穩定,是雕刻師*選的黃蠟石玉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