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中主要的污染物為各種金屬離子,常見的有鉻、銅、鎳、鉛、鋁、金、銀、鎘、鐵等;其次是酸類和堿類物質,如硫酸、鹽酸、硝酸和氫氧化鈉、碳酸鈉等;有些鍍液還是用了催化劑、添加劑和顏料等其他物質,這些物質大部分是有機物。另外在鍍件基材的預處理過程中漂洗下來的油脂、油污。氧化皮、塵土等雜質也都被帶入了電鍍廢水中,是電鍍廢水的成分復雜。其所造成的污染大致為:化學毒物的污染,有機需氧物質的污染,無機固體懸浮物的污染以及酸、堿、熱等的污染和有色、泡沫、油類等污染。但只要的污染時重金屬離子、酸、堿和部分有機物的污染。電鍍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說明
生產電鍍廢水暫且可分為四類:含鋅廢水、堿化廢水、含鉻廢水、除油除蠟廢水。不同類廢水先進入不同的調節池,再分別進行預處理。
除油除蠟廢水(熱脫水洗、預脫水洗、電解水洗)收集于隔油調節池1,先進行隔油,隔除浮油。在調節池1設有空氣攪拌裝置,對所收集的廢水進行均質,均質后的廢水通過提升泵定量提升至反應池1。
含鋅廢水(活化水洗,蘭白水洗,電鍍水洗,鹽酸水洗,堿化廢水)自車間自流進入調節池2。調節池2中設有空氣攪拌裝置,對所收集的廢水進行均質;均質后的廢水通過提升泵定量提升至反應池1,投加氫氧化鈉PH值至10,通過設定在線pH計的值控制加堿量;出水進入反應池2,投加石灰乳去除鋅離子,通過設定在線pH計的值控制加堿量;后進入中間中和反應池,投加H2SO4,調整pH至9左右,通過設定在線pH計的值控制加酸量;出水自流進入絮凝反應池1,投加PAC和PAM進行絮凝反應,去除Zn(OH)2沉淀。沉淀池1出水進入中間池。
鉻系廢水(五彩水洗)首先收集到調節池3,調節池3中設有空氣攪拌裝置,對所收集的廢水進行均質;均質后的廢水通過提升泵定量提升至反應池3,在反應池3中加入酸及亞硫酸氫鈉,調整一定的pH值(2.5-3.0),通過設定在線pH計的值控制加酸量,通過設定在線ORP計(230-270MV)的值控制亞硫酸氫鈉的加藥量。廢水在反應池3中進行六價鉻的還原反應;反應池3出水自流至反應池4,在反應池4中加入堿,調整一定的pH值,通過設定在線pH計的值控制加堿量,在反應池4中發生三價鉻的氫氧化物沉淀反應;反應池4出水自流至絮凝反應池2,在絮凝反應池2中定量(根據處理水量)加入混凝劑PAC、PAM,加入的混凝劑迅速水解成聚合長鏈氫氧化鋁膠體,通過攪拌作用,膠體與反應池3所產生的氫氧化物沉淀進行碰撞網絡,將大部分沉淀物網絡,PAM在水中水解后形成具有粘性的膠體物質,在攪拌的作用下將形成的小顆粒聚合物聚集成大顆粒聚合物,大顆粒聚合物有利于后續的固液分離,絮凝反應池2出水自流至沉淀池2,在沉淀池2中進行固液分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