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污水的產生及數量在不斷增長。根據有關預測,我國城市污水量在未來20年還會有較大增長,2010年污水排放量將達到4.4×1010m3•d-1。目前,我國年產干污泥近3×106t,隨著國內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污水處理廠的總處理水量和處理程度的不斷擴大和提高,所產生的污泥量也將日益增加。大量的污泥未能得到及時、合理的處理而成為污水處理廠沉重的負擔。
污泥中還含有大量的N、P、K、Ca及有機質,且N、P以有機態為主,可以緩慢釋放,具有長效性。污泥是有用的生物資源,如能合理利用則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增加經濟效益,所以,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有效處理處置和利用污泥的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污泥的成分、特性和分類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產物,成分很復雜,它包括混入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中的泥砂、纖維、動植物殘體等固體顆粒及其凝結的絮狀物、由多種微生物形成的菌膠團及其吸附的有機物、重金屬元素和鹽類、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等綜合固體物質。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體液狀。
污泥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按污泥的性質,可將其分為有機污泥和沉渣;按污水的處理方法可分為:①初沉污泥②活性污泥③腐殖污泥④化學污泥;依據污泥的不同產生階段可分為:①生污泥②消化污泥③濃縮污泥④脫水干化污泥⑤干燥污泥。
2、污泥的處理新技術
當前國內外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方法主要有調理、濃縮、脫水、干燥、消化、堆肥等。這些方法在工程實踐中不斷的暴露出一些缺點和不足,于是又有一些新的污泥處理方法被應用到實踐中。
2.1 污泥濕式氧化法
濕式空氣氧化技術(WO法)是將污泥置于密閉反應器中,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通入空氣或氧氣作氧化劑,按浸沒燃燒原理使污泥中有機物氧化分解,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的過程。該法主要適用于處理各種難降解的有機污泥,缺點是設備復雜,運行和維護費用高。
2.2 蚯蚓處理污泥
波蘭的BnrskO和Zambrow利用蚯蚓有效地處理廢水篩余物和污泥,得到一種無氣味、類似腐殖質且含有高營養的蚯蚓肥料。余德等利用蚯蚓凈化處理長沙污水廠的消化污泥,效果良好。經過蚯蚓凈化處理,污泥中的Cu、Zn、Ni含量均有明顯降低;污泥經處理后轉變為無臭、疏松、高效的有機顆粒肥料,但處理污泥后的蚯蚓體內有重金屬富集,因此不宜作為飼料以免進入人體食物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