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概述
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通過GIS技術將網格中的網格劃分、網格員、污染源企業、網格案件、空氣質量監測、水質量監測等內容在地圖上進行疊加并集中展示,進行環境監管資源的整合,逐步構建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監管網絡,方便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實現環境監管執法反應快、全覆蓋、無盲區的工作特點,全面提升環境監管執法水平。
1.網格化工作實現高效化
根據城市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通過地理空間對環境監督管理的網格劃分和網編碼,實現網格單元間的信息交換和資源調用。將環境監管轄區劃分為若干個“格”,相的若干個“格”聯結成網,每個“格”設置名或幾名網格巡查員,負責其“格”內的境巡查與管理;相鄰或相近的網格責任區為一個巡查組,以組為單位,對轄區實施動態監控和管理。
2.網格管理劃分精準化
系統通過全面梳理網格管理對象,包括染源類、風險源類、敏感點類、水氣站等;并對網格管理對象進行分級管理,區分重點監管對象,劃分監管等級,健全監管檔案,實現對境管理對象的差別化、精準化環境監管。
3.網格監管實現無死角
針對環境管理特點,實現對動態環境事件管理,包括突發環境風險應急事件、信方投訴事件、日常監管事件等的全方位管理。同時建立網格監管事件分類分級處理流程。以發現問題,處問題為導向,重塑發現機制、共享機制、聯動機制,實現環境監管事件管理的全覆蓋,做到環境管理無死角。
4.網格監督全覆蓋
將各級環保部門、協作單位、街道、聯動法人員、網格責任人員進行全覆蓋考核,同時將環境信訪系統、移動執法系統、在線監控系統等系統接入網格受理平臺,動態采集每個網格內污染源排放、公眾舉報、現場查、現場取證等污染源環保信息,為環境聯動執法、污染應急、管理決策提供數據基礎,將環境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進一步解決環保部門環保任務重、人員少的問題。
5.環境執法數據安全化
基于B/S架構設計,與智能終端互聯,支撐系統其實現設計功能,為網格化巡查任務理、網格化環保監管信息的分析匯總提供輔助支持。網 THE TASTE格化監管系統軟件開發將實現保障環境執法相關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