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受武俠電影、電視劇的影響,我從小都愛好功夫,也不記得是幾歲時,記得老爸說了一句“等你長大了,送你去少林寺”,于是這句話我就一直記住了,可等我逐漸長大時,他并沒有送我去少林寺,而是送進了小學,然后一直到初中,高中,大學,工作,而對功夫的這種愛好就只能深深的埋藏在心底里。
因為愛好,所以從小自己就愛瞎練,壓腿,拉韌帶,踢腿,在接觸詠春拳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手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如何去練習。
進大學以后,接觸了網絡,發現原來網上有那么多的神功絕技,什么都看,什么都想學,結果什么也沒有學成,只練了邵發明先生的大力神功,可能有半年,這個功法的確讓我手臂力量大大的增強,非常的受益,不過沒有堅持下來。
參加工作以后,就更加的沒有時間,也沒有那個閑錢,而且,年齡也大了二十四五的人了,各種社會壓力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還有就是,自己本來身體就比較矮小,身體很弱小,就算是去練,也沒有什么先天優勢,可能也練不好。 于是,想想,也許這個愛好就只能埋藏在心底里了。
但一個愛好,想要把他深埋又談何容易,他一直在心底里燥動不安,像一個被囚禁的囚徒,他在撕心裂肺的吶喊,他在不斷的撞擊著我的那扇心門……,我想要好好的面對他,但又擔心周圍的眼光,現在大家都在忙著賺錢,房子、車子……,而我卻要練功夫,看起來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是那么的不靠譜!
糾結迷茫,不知所措,于是自己練,以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也能練出點什么!但往往這種折衷的辦法是更不靠譜的,自己覺得練的虎虎生風,卻半點卵用都沒有,一次與人沖突,被人一擺拳打醒了,于是,我終于鼓起勇氣,去拳館,用心學,堂堂正正的面對自己的愛好!
在拳館里,我算是幾個高齡練習者之一,都是叔叔輩的了,但還是要鼓起勇氣來面對這一切,詠春拳,朝面追形,背后的哲理,也許就是“面對”,面對慘淡的現實。
其實想一想,我并不想成為一代宗師,所以現在練習也并不晚,葉準38歲才學詠春;學詠春拳,是讓我花了錢花了精力,但學拳也是一種修行,詠春拳的哲理深深的影響了我,我能比世人多一種看事情的角度,我能更加冷靜的面對一切,我知道守住自己人生的中線。
看看中國好聲音,有人欣賞的是選手們優美的歌聲,而我欣賞的是他們面對自己愛好與夢想的勇氣。愛好功夫的人不少,但付出行動練習的人不多;練習功夫的人不少,但堅持練有所成的人不多。先拼的是決定,是否真敢面對;后拼的是毅力,是否能堅持練到底。
練功夫,是條不歸路,練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打算練一輩子,那就不要開始,什么30天學會詠春拳,那是迎合現代人的浮燥,功夫沒有速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