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湖藍田生態旅游風景區中,有湘鄂西革命舊址群、觀荷橋、蓮花源、觀音蓮臺、荷花仙子、百米等數十處景點。民俗街:有500多年歷史,集古建筑和革命舊址于一體,是國內少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徽派的飛檐翹角、雕欄畫棟;賀龍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首府,被稱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是*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生態園:門口巨大的仿古建筑牌坊,古色古香。生態園以垂釣、賞荷采蓮、劃船捕魚、漁家樂等水上特色的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為主打旅游產品。蓮花源:原為百里洪湖上的一個自然小島,每年夏季,這里的荷花*先開放,格外清香。周邊有朝圣門、重約22.5噸的銅鑄觀音像等景點。島上可眺望湖區的自然美景。
據考證,遠古時,現荊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曾是一片汪洋,人們稱之為"古云夢澤國"。有"波撼岳陽城,氣蒸云夢澤"之說。長江原來沒有干流,江和湖是混在一起的。大約在80--100萬年前,長江沖開崇山峻嶺的三峽峽谷,下游有一個大的洼地云夢澤,長江水進入云夢澤后不斷帶來了水,也帶來了沙,逐年把云夢澤抬高。后來在云夢澤的兩邊依湖而建的城市就是現在的荊州市和武漢市。湖泊逐年淤積后也帶來了危險,人們逐步在云夢澤南部進行圍堤,防止洪湖泛濫。這樣慢慢地把兩個城市間的堤防連起來了,把云夢澤隔開了,南面形成一條江,就是長江,北面的云夢澤逐步消失了,只殘留下了一些積水洼地。后來由于地殼運動,逐步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群落。原來典型的洼地只剩下洪湖,長湖等。洪湖是云夢殘留下來的*大典型洼地,也是這一地區*大的湖泊之一。
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簡稱烈土陵園,亦稱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土紀念館,座落在洪湖市城區南郊,離市中心約1.5公里。占地面積40公頃約606畝。1978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為紀念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在湘鄂西蘇區犧牲的革命烈土決定建園,1984年11月10日落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