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好不好是可以完全影響水產養殖的效益,如何能合理的利用好水質維護好水質?也是水產養殖戶的一個技術操作要求,如果遇到水質渾濁,水質發黑,水質白濁怎么辦呢?下面是我們總結了幾個水質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水是魚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較好的水質能減少魚類疾病的發生,更有利于魚類的生長和生存。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可以通過水體顏色、氨氮含量、底泥顏色等的變化來判斷水質的好壞。
1.紅水 池塘水色變紅主要是由于硅甲藻或金藻成為優勢種群而引起,通常情況下無大礙,但一旦天氣突變,造成藻類大量死亡,便會產生毒素而致水體惡化,甚至直接導致魚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變紅,必須及時改良。在天氣晴好時,先用四季安或季胺鹽碘等潑灑消毒,第2天再用雙氧氯、強氯精等潑灑1遍,3天后再視情況追肥1次。
2.黑水 當池水呈黑色,表明池中較多有機質未得到及時轉化,如殘餌、動物殘體、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這些物質腐敗后,消耗大量溶氧,極易產生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危害水生動物健康,使其免疫力下降,導致病原微生物侵染,甚至發生魚泛塘現象。一旦發現此種黑水時,第1天~第2天分別施用1次雙氧氯等含氯藥物,氧化過多有機質,待3天后,用好旺農水產em菌液全池潑灑1次。
3.白濁水 當池水呈白濁色時,表明池塘有機耗氧物質過多,相對而言,將大型有機質分解成營養鹽類的微生物較少,致使浮游植物得不到營養鹽類而大量死亡,從而使池中物質循環被破壞,池水接近老化,且嚴重缺氧,這種池塘內的魚一般在凌晨至天亮太陽升起前易出現浮頭。發現池水為白濁色時,第1天施用“水寶加氧包”,使有機質在絮凝后得到及時氧化,第2天全池施用好旺農水產em菌液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進水體物質循環。
4.氨氮含量過高的水 投喂高蛋白質飼料、冰鮮肉類或以活魚為食的精養魚塘,如螃蟹池、對蝦池、烏鱧池、鱖魚池等,如果在平時養殖管理中投入較多高蛋白的餌料后,新陳代謝產物中氨氮含量過高,影響水產動物攝食生長,使其免疫力降低,極易造成寄生蟲或病原微生物感染。因此,以高蛋白質飼料、冰鮮肉類或以活魚為食的精養塘,每隔10天~15天施用好旺農水產em菌1次,及時降解氨氮。如果通過水質檢測,發現池水氨氮含量嚴重超標時,應及時向池中施用好旺農水產em菌,第3天再用好旺農水產em菌液潑灑1次,以增加池中活性微生物,促進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增強水體的物質循環能力。
5.臭水 由于池水腐殖質沉積,動物殘體、殘餌、糞便沉入池底后進行腐敗分解,致使池塘底泥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