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井岡山,朋友們對他來說在熟悉不過。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河南清廉利用井岡山的紅色資源,在此基礎上開展紅色教育培訓和黨性培訓,接下來介紹一下井岡山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的現場教學點。
井岡山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有哪些
1.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中國*一個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主要擔負井岡山革命斗爭歷史陳列展覽、宣傳井岡山精神、管理保護井岡山革命紀念地舊居遺址等職責。
2.茅坪八角樓
井岡山斗爭時期,茅坪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和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斗爭的指揮中心。同時,紅軍的后方留守處、醫院、被服廠、修械所等后勤機構也設立于此。在這里召開了湘贛邊界黨的*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毛澤東、朱德、陳毅、譚震林等經常在這里辦公和居住。
3.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為了弘揚井岡山精神,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繼承革命先輩的遺志,1985年,井岡山人民在茨坪北山開始興建“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踏入陵園大門,是塊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所題寫。進門后,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一組49級,象征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4.大井毛澤定舊居
位于江西井岡山市大井村中央,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因墻壁為白色,當地人習慣稱它為“白屋”。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來到大井村時,駐扎在“白屋”中的農民自衛軍首領王佐,將他這幢兵營騰出給工農革命軍做營房,毛澤東便居住在此屋的東廂房內。在與毛澤東舊居相鄰的黃屋是朱德、陳毅的舊居。
5.黃洋界
1928年8月3日,汀贛兩省國民黨軍隊趁我紅軍主力遠去汀南、根據地兵力不足之際,組織了四個團分兩路時攻黃洋界哨口,企圖占領井岡山。紅四軍三十一團以不足兩上連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次沖鋒后,從茨坪軍械處抬來一門剛修好的迫擊炮,在只有三發炮彈,前兩發又沒有炸響的情況下,第三發炮彈命中敵人的山下指揮部,敵人以為我軍主力歸來,慌亂中連夜退逃,紅軍終于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正在回井岡山途中的毛澤東聞訊,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
6.茨坪革命舊址群
茨坪毛澤東舊居: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井岡山茨坪后,房東李利昌便騰出此屋的一半給秋收起義部隊居住。 從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