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發展,同樣,科技的發展也讓人們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越來越便利、輕松、簡單……
電話營銷這個行業從1999年進入我國,到現在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了,從*開始的數據庫清洗、市場調查、客戶關懷為主的應用場景,逐漸演變為各類產品營銷、售后、回訪及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應用場景。
無論是電話營銷,還是電話回訪;無論是傳統呼叫中心,還是互聯網服務中心,打電話的這頭始終沒有變化——人工。
直到2018年年初,市場上開始大規模出現“智能電話機器人”,號稱可以代替人工撥打電話,每天電話撥打量是人工的好幾倍,可以24小時工作不眠不休,打電話的聲音還是真人聲音,成本是人工成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智能電話機器人成本真的這么低嗎?
我們以二三線城市普通員工4000元/月的工資為例,除去社保、招聘、福利、辦公室等等費用,就按這4000元工資來算一算每天每通電話的成本。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電話業務員每天的電話撥打量為200-300個,這個電話撥打量指的是全部呼出的電話,包括空號、停機、關機、無人接聽的電話,而接通的電話一般會在30%左右,也就是60-90個接通的電話。
按照國家規定工作時間來計算,每個月平均工作日為22天,那么4000÷22÷300=0.6元。
每天每個業務員平均打一個電話的費用為6毛錢,而打一個接通電話的費用為2元錢(4000÷22÷90=2.02),哪怕是接通了只說了一句或者直接掛斷都是2元,由此可見,人工電話業務的成本是不便宜的。
我們再以市場上較貴的智能電話機器人成本10000/年為例,除去沒有社保、不要福利、不用休假等等好處,就按一個月800元這個費用來算一算每天每通電話的成本。
根據電話機器人公司的數據統計,一臺智能電話機器人每天的電話撥打量為800-1000個,每個月可以工作30天,那么800÷30÷800=0.03元。
對于計算成本的各項數據,我們選取了人工業務員的普通工資和*高電話撥打量;而智能電話機器人則選取了較貴的費用和*低的電話撥打量。
由此,小編計算得出人工電話的成本是電話機器人的20倍。對于成本的控制和計算,我相信各位老板企業家肯定比小編要精通。
*后,小編想說一句客觀的想法:智能電話機器人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智能,而是幫助人工篩選意向客戶,節約時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