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驗測試標準為GB/T 24196-2016,適用于金屬和合金的腐蝕,實施恒電位和動電位極化測量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表征陽極和陰極反應的電化學動力學特征,局部腐蝕開始和金屬再鈍化行為。測試原理是1 將金屬浸漬在溶液中,陽極反應速度和陰極反應速度會在開路電位處平衡(自腐蝕電位,Ex)。
2若電極電位偏離開路電位值,測量的實際電流表示陽極反應電流和陰極反應電流之間的差值。如果電子,同時相對于開路電位施加E向電位(變為更正)至鈍化膜局部擊穿(如點蝕,縫隙腐蝕或晶間腐蝕),對應的電位為再鈍化電位,該電位可用來表示金屬對局部腐蝕發展的阻力;電位越正,阻力越大。
3若在局部腐蝕發生后施加反向電位(變為更負),則當實際電流回到接近于鈍化電流值時,與其相對應的電位為再鈍化電位,該電位可用來表示金屬對局部腐蝕發展的阻力;電位越正,阻力越大。
4根據試驗 的應用和目的在一個所選擇的特殊電位上,電位的位移可以是階梯形的,并具有電位步長的數量和時間大小。這種類型的試驗被稱為恒電位法。
5若在掃描(偏移)速度的控制下以連續方式移動電位,這種試驗稱為動電位法。
6發生在表面的電化學動力學過程可能依賴于時間,例如由于在表面形成薄膜,因此在恒電位試驗或在動電位試驗的電位掃描速度中,電位保持在某一特殊電位值時的時間可能是臨界時間。例如,電位改變速,度太快可能會導致對局部腐蝕的擊穿電位評估過高。因此,應該仔細考忠極化數據的解釋,特別是應用于服役條件時。
7測量的電極電位可能會受到溶液歐姆降的影響。對電導率低的溶液應該進行修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