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樁施工質量驗收
由于國家沒有松木樁相關的技術規范,因此對松木樁復合地基承載力的驗收規范必須參照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關于復合地基基礎驗收的強制性規定第4.1.5條:檢驗數量,每單位工程不少于3點。根據現場情況,我們邀請了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現場進行了隨機抽取檢測,共抽取4處,經現場靜壓試驗,其施加荷載高于設計荷載的兩倍的情況下試驗結果均滿足規范規定。另外,對樁間的土石通過土工試驗來檢測其孔隙比,進一步驗證松木樁復合地基的穩定性完全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正確的松木樁施工方法
根據打樁的方法不同,可分為人工打松木樁和機械打木樁。常用的打樁機械有手搖卷揚機和柴油打樁機,液壓挖掘機亦經常用于打木樁。用液壓挖掘機打樁時需兩人扶樁就位,將挖斗倒過來扣壓木樁,將木樁壓入地基一定深度自穩,然后讓扶樁人走開,由挖掘機將松木樁壓下去,一般每3~5min即可打一條樁,工效較高。為了使擠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載力,打樁時必須由基底四周往內圈施打。樁的布置以梅花形為好,樁間距離不宜小于3倍樁徑。
打樁完畢后應按設計高程鋸平樁頭,使每根樁的樁頂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樁時擠出的淤泥,在樁頂鋪設20~30cm厚級配砂石褥墊層并加以壓實,然后再澆筑底板混凝土,以保證基礎通過褥墊層把一部分荷載傳到樁間土上,調整樁和土的分擔作用。在基礎下設置褥墊層可減小樁土應力比,充分發揮樁間土的作用,即可增大β值,減少基礎底面的應力集中。通過改變褥墊層厚度,調整樁垂直荷載的分擔褥墊層越薄,樁承擔的荷載占總荷載的百分比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不設褥墊層,則不能發揮樁間土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