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繪藝術作為一種裝飾文化進入人們的居住空間并且流行有著其獨特的意義。遠離冰冷堅硬的水泥墻,擺脫了浮躁喧囂的鬧市。墻繪作為一種精神符號在我國室內裝飾行業的興起是我們對自然缺失的積極回應。所以是社會個體具有普遍意義的對現實的主動思考。對設計文化而言,室內墻繪藝術除了喚起我們對傳統居室文化記憶和延續的思考,以區別于歐美設計文化,它還暗示了現代設計從民族、地域中尋找文化亮點的可能。
對人居環境的思考正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室內墻繪的引入僅是從形式上給我們提供一種方式,作為一種室內裝飾文化,怎樣延續一個民族的精神、讓它更好地服務于大眾還需要我們自己的思考。對于設計文化,我們一直以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自居,但傳統文化不是一幢空空的摩天大樓,正如我國傳統木構建筑一樣,它有著美妙而獨特的外觀,但暗含于里的精神實質才是這一形式的精華所在,所以它才有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室內墻繪中,我們看到了民族文化輔助設計的魅力,但如果抓不住民族文化的精神而簡單使用諸如傳統圖案等外在元素,那么它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充滿智慧和創意、定格于流動風景的室內墻繪讓禁錮于城市狹小空間的人們尋找到人文的愜意。雖然它初是從歐美流行開來的,但“中華文化歷來不可比擬的包容性”使之自進入我國家庭開始就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它的進一步發展也必將繼續成為反映我國傳統居室文化、反思工業文明的圖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