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態污染物連續監測系統:
垃圾焚燒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解決方案是基于特殊設計的,確保無任何冷凝點的全程加熱采樣系統,先進的高溫高分辨率紅外多氣體分析儀,完整的質量控制系統,數據采集系統和數據管理分析報告系統等組成。此系統能夠實現連續穩定的高精度煙氣在線監測,具有自診斷功能,有效的提高了系統的運行安全性,降低了日常維護量。具有防雷擊措施,各儀器及主機柜均設有漏電保護裝置,防止人身觸電。系統配置吹掃系統,能防止光學鏡頭、采樣探頭被污染;系統分析能用手動和自動方法進行校準。系統除了通過采樣管校正之外,還留有直接噴入各種校正氣體到分析儀器和噴入校正氣體及氣體到采樣管線的接口。設備能在工作環境下對要求測量的參數實現穩定的在線監測,保證年運行時間不小于8000 小時。
焚燒爐渣綜合利用設施總體情況:
1、為更好地了解爐渣綜合利用技術與項目運行情況,通過咨詢行業專家、主要垃圾焚燒投資商以及部分城市環衛主管部門,最終選取了6家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相對較好的典型項目進行現場調研,項目基本情況見表1。總體看來,調研項目基本上能做到進廠爐渣的及時處理及綜合利用產品的穩定銷售;在技術工藝方面,均采用濕法分選預處理工藝,主要產品為免燒磚與替代集料;在生產管理方面,生產設施建設、設備維護、廠區環境、工人勞動保護有較大差別,有的項目建設與管理水平與焚燒廠相當,而大多數項目仍處于較低水平;在政府監管方面,政府監管主要關注爐渣進出廠量方面,對于生產過程涉及較少。
2、由于焚燒爐渣為一般固體廢物,在生活垃圾管理及技術研究中其重視度遠低于飛灰、滲瀝液、煙氣等;同時,我國垃圾焚燒廠基本上采用委托第三方處理的方式,政府監管較為薄弱,由此造成目前我國焚燒爐渣項目相關的應用技術研究較少,管理數據信息缺失。本課題組結合2017—2018年住建部組織開展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集中整治工作”,對全國125家焚燒廠爐渣處理情況進行資料調研。結果顯示,爐渣進行綜合利用的焚燒廠有102座,填埋處理的有19家,由水泥廠處理的有4家。由此可見,我國80%以上的爐渣都進行了綜合利用。
我國焚燒爐渣綜合利用項目管理分析:
爐渣項目運行管理與其它生產項目相比,爐渣項目具有以下特點:①不積存爐渣或產品是對爐渣項目的基本要求,也是項目能否正常運行的核心。由于焚燒爐渣具有產生量大、每日持續產生而且不能積存時間過久(易板結成塊),要求廠區內不能積存爐渣以及綜合利用產品。②與同類產品相比,因爐渣原料成本低,綜合利用產品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質量呈現參差不齊,總體質量水平不高。項目收益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除綜合利用產品的價格波動較大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