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車輛具有接地面積大、接地比壓小、附著性能好、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跨溝越埂能力強等特點,因此,在農業、工程建筑、現代軍事等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履帶式工作車輛兼具行走和作業兩種功能,應用日益廣泛。對履帶式工作車輛的共性問題進行研究,有助于形成履帶式工作車輛的理論與方法,對履帶式工作車輛的開發具有指導意義,從而提高履帶式工作車輛的自主設計水平和能力,促進履帶式工作車輛的推廣與應用。 本論文以企業委托的一種中功率履帶移動式排灌車的研制項目為背景,以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與制造、履帶—地面力學等理論為基礎,對履帶式工作車輛的性能建模、動力共用與切換方法、關鍵機構的設計方法等共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成功研制了履帶式排灌車樣機,仿真與試驗結果說明了本文理論研究成果的正確性與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對履帶式工作車輛的總體布局、動力共用匹配與切換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履帶式工作車輛總體布局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則,建立了履帶式工作車輛在不同工作情況下,動力匹配的計算模型,構建并比較了履帶式工作車輛動力切換的方案。 2、對與履帶式行走裝置有密切關系的土壤物理機械性質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履帶式工作車輛進行了直線行駛性能、轉向性、穩定性和越野通過性建模研究,分析了車輛的幾何外形及重心位置對車輛在分析履帶式作業車的行走系結構形式的基礎上,運用驅動力與行駛阻力平衡方程對驅動力進行了分析與計算,為車輛發動機的選型提供依據;采用了一種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相結合的傳動方式,確定了傳動系的關鍵設計參數;操縱機構采用了集中操縱方式。履帶式車輛行走系的力學分析方法適用于履帶式車輛的設計與開發。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相結合的傳動方式,不僅可以使發動機功率分配合理,而且可以提高車輛的操縱性能。集中式操縱桿布置形式使車輛結構緊湊。分析與設計方法已成功用于某履帶式作業車輛的樣機研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