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標10SPb20易切削鋼
材料號:1.0722牌號:10SPb20
標準:EN 10277 - 3 : 2008
特性及應用:10SPb20材料
德國牌號特種鋼。
化學成分:
碳 C:0.07-0.13
硅 Si:≤0.4
錳 Mn:0.7 - 1.1
磷 P:≤0.06
硫 S:0.15 - 0.25
鉛 Pb:0.2 - 0.35
易切削鋼(free cutting steel)在鋼中加入一定數(shù)量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硫、磷、鉛、鈣、硒、碲等易切削元素,以改善其切削性的合金鋼。又稱自動機床加工用鋼,簡稱自動鋼。這類鋼可以用較高的切削速度和較大的切削深度進行切削加工。由于鋼中加入的易切削元素,使鋼的切削抗力減小,同時易切削元素本身的特性和所形成的化合物起潤滑切削刀具的作用,易斷屑,減輕了磨損,從而降低了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改善了刀具壽命和生產(chǎn)效率。
硫易切削鋼
硫在鋼中與錳和鐵形成硫化錳夾雜,這類夾雜物能中斷基體金屬的連續(xù)性,在切削時促使斷屑形成小而短的卷曲半徑,而易于排除,減少刀具磨損,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刀具壽命。通常鋼的被切削性隨鋼中硫含量的增多而增高。但鋼的縱向和橫向的力學性能差別大,橫向塑、韌性差,疲勞及耐蝕性能也有所降低。鋼中硫含量過高時,會導致熱脆性,對鋼的熱加工造成困難,惡化鋼的力學性能。通常硫含量為0.08%~0.30%,有的可提高到0.4%,易切削工具鋼和不銹鋼中的硫含量均應在0.06%~0.10%之間。
磷多與硫復合加入鋼中,通常磷含量在0.04%~0.12%,磷固溶于鐵素體中會提高硬度和強度,降低韌性,使切屑易于折斷和排除,從而獲得良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但磷含量過高會顯著降低塑性,提高硬度,反而對鋼的切削性起有害作用。
生產(chǎn)工藝
生產(chǎn)工藝易切削鋼可在各種煉鋼爐中冶煉,但低碳的硫易切削鋼宜用轉爐冶煉,硫的合金化是在盛鋼桶或熔池中加入硫或硫化鐵進行的,所用錳鐵以低硅和低碳者為宜。如無特殊要求,應盡量降低鋼中硅含量,以改善鋼的切削性,并要進行充分脫氧,防止產(chǎn)生發(fā)紋。在冶煉過程中產(chǎn)生的硫、鉛等有害氣體,必須用強力通風裝置排除,并應有防治污染環(huán)境等設施處理。易切削鋼中含硫較高時,會有熱脆傾向,不利熱加工,應予注意。冷加工時力求外形尺寸精確,表面質量良好,以改善在自動機床上切削加工性能。
碳。鋼中碳含量的高低與鋼材的切削性能有關。碳含量過低,組織中會出現(xiàn)大量鐵素體,鋼的硬度和強度很低,切屑易粘著于刀刃上形成刀瘤,加之切屑是撕裂斷落,使切削性下降,加工表面粗糙度很高。碳量過高,組織中珠光體量增多,硬度及強度提高,使切削抗力增大,切削性變壞。易切削結構鋼中碳含量以0.15%~0.25%為宜。
隨著機械切削加工不斷向自動化、高速化和精密化方向發(fā)展,對材料的切削性提出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