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沒有哪一個企業可以說自己在新技術上高枕無憂。這句話在支付領域再次得到驗證。繼螞蟻金服的“蜻蜓”、微信支付的“青蛙”之后,又一個刷臉支付產品加入戰場。近日,中國銀聯旗下收單機構銀聯商務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刷臉付產品——藍鯨,該產品支持銀聯刷臉付和微信刷臉付的聚合。銀聯的入局,正試圖將新興支付市場的二元格局改寫為三足鼎立。刷臉支付會替代手機,成為新的支付方式嗎?無論如何,一場來勢洶洶的爭奪戰正拉開序幕。“刷臉”支付百億爭奪戰打響在二維碼支付趨于穩定之際,以刷臉支付為代表的爭奪戰接力打響。近日,刷臉支付市場迎來了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等聯手組建的“國家隊”。在結束不久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中國銀聯攜各大主流銀行,發布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用戶在支付時無需拿出手機、銀行卡等介質。作為手握80億張、全球*大的銀行卡發卡組織,銀聯的入局讓行業不容小覷。同時,這也代表監管機構對新型支付方式的認可。銀聯的對手也行動迅速。今年9月,在支付寶新零售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智能設備事業部方面宣布,支付寶將對刷臉支付從原來的30億元補貼改為不設上限補貼,搶先占領刷臉支付市場跑道。支付寶還發布了兩款針對商家推出的刷臉設備——蜻蜓Plus一體機與蜻蜓Extension分體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