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采用復合管分段換熱,擾流換熱、逆向換熱;換熱效率更高。
2、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換熱率高、使用壽命長;操作靈活、快捷。
3、受熱面布置設定煙速6~8米/秒,在保證換熱效率的前提下**可能減小設備煙風阻力,減小磨損,把設備對機組的影響降到**。
4、受熱面前段采用復合管換熱系統。425℃煙氣入口處設置對流換熱 水管受熱面;280℃至230℃煙氣段,采用布置翅片對流受熱面,煙氣熱量更好的吸收利用;230℃至200℃采用定溫熱管技術換熱,露點溫度以上換熱,露點溫度以下不換熱,有效防止酸露腐蝕因素。
6、根據沼氣機組的煙氣溫度高、煙氣流量大,熱應力作用和金屬疲勞性較為明顯。故受熱面全部采用氬弧焊結合手工焊的柔性連接,改進原余熱鍋爐剛性焊接的方式,無熱應力破壞危險,不受溫度波動的熱應力影響;性能穩定。
7、余熱鍋爐系統設備在設計制造時,換熱管束全部采用并聯連接結構,換熱管束工作相對獨立。并在原有換熱面積基礎上多加30%;單根損壞不影響設備整體工作。
8、設備換熱管束形式采用 翅片。煙氣入口高溫段使用 水管結構,中溫對流受熱面采用 翅片結構啟到煙氣擾流作用,對煙氣形成擾流換熱;低溫段采用翅片定溫熱管結構,分段換熱更均勻,換熱結構更合理。
9、設備受熱面外圍采用硅酸鋁纖維+澆注料構建。有效應對設備在換熱過程中的熱量流失和長期熱應力作用下使用傳統設備固定金屬外殼后出現由設備變形而引起的漏風、熱效率下降等問題。
10、煙氣進出口溫度較高和煙氣量呈脈沖式曲線,故余熱鍋爐煙氣進口采用耐火泥進行澆筑處理。煙氣入口采用膨脹節和法蘭口進行連接處理,優化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熱膨脹緩沖力和停開機時對設備系統的保護。
11、設備汽包處和上升下降管及液位計處均設置排污裝置,可定期對系統運行中產生的污垢等及時清理;保證 爐水的品質。
12、設備運行系統隨著機組煙氣的脈沖式曲線變換,故余熱鍋爐液位波動較為嚴重,采用液位補償技術滿足系統穩定運行。
13、設備水循環系統立式多級泵組采用一用一備的方式進行安裝,可以進行切換使用,增加了泵組的使用壽命,一組泵組損壞情況下,不會被迫停車。
14、設備設置嵌入式檢修門和冷凝水排放點。方便設備維護和在運行過程中的冷凝水排放。
15、電控裝置一鍵操作,方便、簡單、易操作:
(1)、進出口煙道和蒸汽主管道出口設置遠傳儀表;時時記錄煙道進出口煙氣溫度和蒸汽溫度、壓力
(2)、控制柜對水泵的切換、低水位、高水位、缺水、蒸汽管網超壓具有自動報警和連鎖保護功能;確保運行安全。
(3)、以上電氣控制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