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推拿手法頻率的探討
御臻源小兒推拿職業(yè)培訓是集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傳播、產品研發(fā)、商務交流、直營加盟、公益活動為一體。依托深厚的三字經(jīng)兒推zhuan業(yè)知識、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和品牌影響力,經(jīng)過十三年的發(fā)展,學子遍布大江南北,人數(shù)達3000多人。通過線下小兒推拿服務店鋪,每天服務孩子過1000人數(shù),通過十幾年的市場檢驗,廣大學子對御臻源培訓的兒推技術高度信賴,己形成剛性需求的兒童健康調li體系。創(chuàng)建了健康育兒的新模式,累計開設大型媽媽公益育兒課堂過100場,以獨特的項目技術優(yōu)勢重dian幫助家長解決廣大孩子的健康問題。
我們在有些書上,在談到小兒推拿手法頻率的時候,往往用每分鐘200-300次形容。目前大多數(shù)小兒推拿培訓機構,一直沿用這個說法。
有的流派甚至非常強調手法要快,越快越好。關于這個問題,筆者有不同的觀點。
傳統(tǒng)教程上有一個大家公認的觀點,輕者為補,重者為瀉。其實同理,小兒推拿手法慢者為補,快者為瀉。
那么到底多少次為補?多少次為瀉?
筆者認為:每分鐘80次為補法,160次為平補平瀉,240次為瀉法或清法。臨床上發(fā)現(xiàn),有的小兒推拿手法飛快,達到300次左右,此手法退燒效果快,但是對于虛寒體質的患兒效果不好。或者前期效果好,后期不滿意。
記得一個兒推同行說:她調li腺樣體肥大的患兒,三次jian效,但之后幾乎沒效果。其實她就是這種每分鐘240次以上的手法。
有的支原體體質的孩子。說白了就是氣血兩虛,一旦被這種手法推過,病程chan綿難愈,有的一直流清鼻涕……
山東有一家兒推店,推拿時每分鐘只有80次左右,手法柔和,而且只推手背的xue位,以溫陽為主線,調li孩子ji病,每天門診量達上百人。
記得田常英jiao授談過一個生動的案例:六十年代yi院接診一例病危患兒,百藥不效,在張漢臣老師的指導下,田常英用推拿挽救了孩子的生命,當時推拿的頻率是80次/分鐘。其實平時田jiao授推拿的手法每分鐘不超過200次,但是這種虛弱患兒只適合80次的柔和手法。
其實,手法快慢因人而異,因病人的體質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小兒推拿手法過快,對孩子體質的影響是很大的。有的老師雖然手法極快,推拿時間短,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是每個孩子都用艾灸。這是攻補兼施,文武之道。
醫(yī)者父母心,小兒推拿看似渺小,其實非常有內涵,每個從業(yè)三年以上的兒推師,都會形成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切不可拘泥于當初老師教的東西,應該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
以上觀點,旨在拋磚引玉,多有偏頗,敬請同行指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