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話題熱議多日,已經從工作制度延伸到了人生態度,從事實爭論到靈魂拷問。今天,我們不捧不踩,只來看看在這個誰都不容易的年代,怎么更好的996?
世上只有兩種工作:
傳說中按時下班的、現實中從不下班的
996是個偽命題,但凡是拼搏型公司的員工,誰不是隨時處理工作的?晚上周末就不需要回應老板和客戶需求了嗎?地鐵上,下班路上,睡覺前就可以拒接電話了嗎?老板的郵件凌晨襲來,清早起床不需要回復“收到”嗎?
無論挨踢公司、創業公司還是國企,現代通訊方式決定了人們已經很難界定上下班時間了,反過來說,也很難定義純粹生活的時間了。
工作時間里,朋友之間不也照樣會計劃聚會,孩子老師發在群里的通知不也一樣需要響應,男女朋友晚餐地點不也一樣可以商量嗎?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年輕人,工作與生活已經很難劃清明顯界限了。
當然,如果您可以按規定時間下班,下班后再無需操心工作事物,那真的要恭喜您!只要薪酬還說得過去,請您務必要留下公司信息在留言區造福眾生…
是消耗還是投資?
既然多數人都已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需要爭辯的就不是該不該996或是007。沒有人需要為了朝九晚五而僥幸或愧疚,也沒有人需要為了007而自憐或自豪,衡量我們是否對得起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對得起我們獻出的腰間盤和頸椎的,應該是--我們究竟做了什么?
對于任何一個即將高考的學生而言,996算得了什么?為什么大家很容易接受學生時代的努力和付出?因為我們清楚,那每一份每一秒的學習都是對自己的投資。如果只有付出沒有收獲,那哪怕上半天班都是消耗,但如果我們投資了自己,那幾點幾分又有什么值得爭辯的呢?
所以,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種投資?
*的投資莫過于教育
教育是好的投資。這是我們在學生時代就懂得的道理,是我們成為家長之后最清楚的箴言。但當我們結束學生時代開始走向工作時,往往就把對自己的教育投資暫停了。
對996的詬病,要么是因為看不到當前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會在未來回饋我們的生命,要么是被無休止的碎片化工作不停歇地占據,找不到成就感。工作被消耗感磨損著,同時也磨損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何不通過教育來投資自己?給無望的消耗注入一些希望,因為今天的教育總會在未來的一天帶來加倍的收獲。
成年人更需要硬核的教育
很早以前,聰明的人們便捕捉到了現代人工作帶來的焦慮感,于是通過碎片化的知識,像藥丸一樣給人們帶來片刻的自我麻醉。藥效一過,焦慮又起。生活和工作已經足夠碎片了,如果說碎片化是消耗感的重要原因,那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