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紡織材料檢測時,首先必須對樣品加以適當制作,分成供驗樣、復查樣、保留樣、制作樣品的目的是把樣品混合均勻,以便在分析時取任何部分都能代表樣品成分。
在紡織材料檢測過程中,檢驗方法、儀器設備、藥品、試劑、人員素質、環境條件等因素都可能影響檢驗數據的準確度。為使檢驗結果誤差減少到低限度。使檢驗結果盡可能接近真實,要選擇正確的檢驗方法,弄懂檢驗原理,確保檢測的正確性。
1、選用精確的儀器設備;
2、使用的有效期內的化學藥品、試劑;
3、選擇適宜的檢驗環境;
4、有些試驗要做對照檢驗、空白檢驗、對比檢驗;
5、檢驗人員應高度集中精力,認真仔細地進行操作,避免樣品、藥品、試劑外濺,滴定過量,加錯試劑、藥品;
6、讀錯數據或記錄有誤;
7、計算發生錯誤;
8、要嚴格按照檢驗操作規程、方法、步驟進行,不允許趕時間而故意省掉一些必需的時間和步驟,造成人為的過失誤差;
9、要按修約規定保留有效數字。
原始記錄是出具紡織材料檢測報告的重要依據,是檢驗過程的真是記錄,是檢驗機構原始的基礎資料。它的準確、真實性程度直接關系到檢測報告的質量。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求檢測人員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項記錄:
1、檢驗時的溫度、濕度和可能影響檢測的環境情況;
2、檢測用儀器、設備的精確度,檢定和檢測前校準情況;
3、檢測用藥品、試劑及配制與濃度情況;
4、被測樣的*一感官性狀況;
5、樣品對應編號情況
6、分析測量參數、抽樣時間、檢驗時間、標準、方法等情況;
7、體現檢驗過程的全部操作步驟、檢驗數據的來龍去脈等過程詳細記錄;
8、有效數字應與檢測用儀器、設備的精確度一致,不得隨意增減,有效數字記錄按儀器設備精確度取以為可疑值作為測定記錄的原始依據,并注明法定計量單位;
9、計算公式、代表符號、計算的主要步驟和中間值、最終只、修約值、數據處理應舍去的異常值;
10、檢驗過程中異常現象,如停水、停電和儀器設備故障及處理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