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R 20 2300 12000
Q345R 20 2300 12000
Q345R 35 2500 12000
Q345R 35 2500 12000
Q345R 40 2500 12000
Q345R 40 2500 12000
6 對于低碳鋼、低合金鋼,當鋼主要通過微合金化和熱處理手段強化時,也可用其它公式更精確判定鋼的淬硬性和冷裂紋敏感性
C.7 對多數普通結構用鋼,不必規定碳當量的*大極限。然而,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用戶可規定碳當量的*大值。
C.8 用戶選擇合適的碳當量時,應考慮以下對焊接接頭質量有影響的因素:
a) 焊接接頭的拘束度,母材的厚度;
b) 焊接填充材料和母材的強度匹配;
c) 焊縫熔敷金屬中擴散氫的含量;
d) 預熱溫度和道次間溫度;
e) 填充金屬和母材本身的純凈度;
f) 焊接時的線能量。
C.9 一般認為,碳當量低的鋼不易產生焊接接頭的開裂問題。但是,如對C.8中所列因素考慮不周,同樣會導致焊縫或母材熱影響區的開裂。
C.10 碳當量僅僅是對潛在焊接接頭質量問題的定性評估,它不是決定焊接接頭質量的*一因素。實際生產中,必須選擇合適的焊接規范。
附加說明:
本標準代替Q/BQB 600-2004。
本標準與Q/BQB600-200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 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GB/T 222-2006,GB/T 8170-2008;
—— 增加了控制軋制CR的代號;
—— 按GB/T709-2006修改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公差的規定;
—— 修改了鋼板理論計重時的厚度計算。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提出。
本標準由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起草。
本標準起草人 黃錦花。
本標準于2004年首次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