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430-2007(簡稱《規范》)的要求特點,施工企業在貫徹實施工作中應關注如下幾方面的重點和難點。
一、關注“過程方法”
進一步理解“過程方法”的質量管理原則,一些管理基礎比較好的企業應加強管理體系應用“過程方法”的范圍和程度。通過對管理各過程的輸入、輸出分析,使整個管理體系形成一個嚴密的管理系統,體系出“大質量”的管理特點,使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補充和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在建立健全《規范》明示要求的質量管理制度時,應根據相應質量管理內容,并結合既有的管理辦法經行補充和完善,重點包括以下內容。
1.質量管理體系說明
“質量管理體系說明”即質量管理手冊,不宜按ISO9001標準或《規范》條款順序描述,可根據所確定的質量管理內容明確管理要求,也可按所確定的過程明確相互作用和順序,說明該過程所引用的規范、制度或流程文件。
2.質量目標管理制度
“質量目標管理制度”應包括目標的分類,目標建立的依據(輸入),部門和個人、分公司、項目部目標分解與簽訂,對實施目標的管理計劃或措施要求,目標的監視和考核,目標的改進等。另外,對于質量管理目標(如過程或流程目標等,非工程質量目標)的確定,可利用KPI、平衡計分卡等管理工具。
3.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資源規劃的編制并形成文件、員工招聘及錄用、員工培訓、薪酬體系、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等管理內容和員工績效考核制度。
4.施工工具管理制度
“施工工具管理制度”包括施工機具配置計劃、進場驗收、安裝調試、使用維護等。而“施工機具供應方的評價方法”需格外關注供貨能力和風險因素等評價內容。
5.工程項目投標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工程項目投標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應包括市場信息、資格預審、投標、合同談判與簽訂、合同履約及監控、合同收尾等管理內容。
6.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制度
“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制度”應包括采購計劃制定、供應方評價、選擇和再評價、合同簽訂、驗收、使用、不合格品控制全過程管理內容及“供應方評價的標準、方法和職責”。
7.分包管理制度
“分包管理制度”應包括項目施工結構分解、確定項目分包范圍、選擇項目分包模式、確定項目分包范圍、選擇項目分包模式、分包合同種類、分包招標、合同談判與簽約、分包項目實施階段管理、分包項目結束后評價和“分包評價和再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等內容。
8.施工質量管理制度
“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應包括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策劃、施工設計、施工準備、施工質量和服務控制等管理內容。
9.施工質量檢查制度
“施工質量檢查制度”應包括各管理層對施工質量檢查與驗收活動監管權責、人員資格要求、對分包工程的質量檢查與驗收、試驗與檢測要求等管理內容。
10.質量問題處理制度
“質量問題處理制度”即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另外,還應建立“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11.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
“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包括監督檢查的職責、權限、頻率和方法等,也包括內部審核程序管理內容和工程建設有關方滿意情況的信息收集的職責、渠道、方式及利用這些信息的方法。
12.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制度
“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制度”應包括各層次、各崗位的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職責、糾正措施程序和預防措施程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