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設備所用的熱媒通常是空氣、蒸汽或熱水。
空氣的比熱小,密度也小。用它作為熱媒時空氣的容積流率很大,要有相當粗的管道,因此管道的造價和輸送的能量消耗都較大。直接用受暖房間的空氣作熱媒,無須裝設供暖放熱器,而且可以同時進行通風(見通風設備)。這種熱媒通常用于熱源距受暖房間很近的情況。
蒸汽冷凝時每公斤可放出兩千多千焦的熱能。它的流轉幾乎全靠自身的壓力無需外加的電能或機械能,所以它是比較理想的熱媒。其缺點是管道上的疏水器需要經常維修并且仍難免漏氣;為了減輕管道內汽、水的沖擊,水平管道必須布置成沿蒸汽流向下斜,不能隨地形起伏,從而造價增加。用蒸汽作熱媒輸熱距離不宜超過5公里。
熱水的比熱和密度都比空氣大很多。熱水和蒸汽比,每公斤輸送的熱量比蒸汽少,但每立方米輸送的熱量比蒸汽多,所以供熱管的尺寸較小。熱水的流轉水泵雖然消耗電能,但輸送途中的熱損失比蒸汽少;此外,熱水的供水溫度易于調節。因此,除間歇使用的房屋外,用熱水作為供暖熱媒較為普遍。
供暖設備的工作制度和運行調節 供暖設備的工作制度分為連續供暖和間歇供暖兩類。前者在整個供暖季中保持熱媒流轉和不斷加熱;后者則在一晝夜中只在若干小時保持熱媒的流轉和加熱。連續供暖,室溫比較穩定。間歇供暖時可以有意識地在一些時間降低室溫以節省燃料和人力。
運行調節指的是按照供暖所需熱量增減供給受暖房間熱量。調節方法有:改變熱媒的流量(量調節),改變熱媒的溫度(質調節),或同時改變熱媒的流量和溫度(綜合調節)。調節可以是自動的,也可以是手動的。調節可在熱源(集中調節)或在供暖入口(分片或分戶調節),或在各個供暖放熱器上(局部調節)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