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檢驗和儀器檢測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符合性方面。檢驗通過將結果規定要求進行 比較對被檢設備做出符合性判定。檢測依據為雙方認同的技術文件,僅提供檢測 數據或對實際情況的描述,在沒有明示要求時+必做出符合性判定。
由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儀器檢驗/儀器檢測與儀器檢定/儀器校準的共同之處,都是在規定的條件下,按照相應標準、規范、規程要求的程序,進行一系列測試、試驗、檢查和處理的操作,并得出測量結果。而它們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儀器檢驗和儀器檢定都要求將結果與規定要求進行比較,并得出合格或符合與否的結論,而儀器檢測和儀器校準不要求判定合格或符合與否的結論。其次儀器檢驗和儀器檢定往往帶有法規色彩,從服務范闈、采用相應的標準、規范、規程、出具的報告/證書等,都是有一定限制的,而這一限制又同相應的法規相聯系,因此,其報告/證書與結論具有法律效力。而儀器檢測和儀器校準是一種市場的行為,并為客戶與實驗室之間的合作賦予更實驗室認可工作都歸到實驗室評審辦公室管理。
1998年,國家技術監督 局改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原實驗室評審辦公室和原認證辦公室合并,組建了認證與實驗室評審管理司(簡稱“認評司”),統一負責計量認證、審査認可和實驗 室認可工作。2001年4月,國務院批準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原國家出人境檢 驗檢疫局合并,組建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同時,以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評司和原國家出人境檢驗檢疫局認證司為基礎組建認可監督管理委 員會。2006年8月29日,國家認監委正式成立,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評司的大部分職能整體(包括人員)劃歸認監委,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這兩項行政審批職 能歸由聞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負責。
20余年來,我國儀器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工作不斷發展,目前,經儀器計量認審查認可考核合格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專業已涉及農業、機械、輕工、冶金、石油、化工、衛生、信息產業、煤炭、國土資源、國防科工、建工建材、水利、公安、交通、 鐵道、環保、海洋、節能……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它們承相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 質量仲裁檢驗、商貿驗貨檢驗、檢驗、衛生防疫檢驗、工程質量檢測、環境監測、地質勘測、節能監測和進出口等大量的檢驗檢測任務,為政府執法部門打擊假 冒偽劣商品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為審判機關裁決因產品質童引發的案件提供 了準確的技術依據,為商業貿易雙方提供了公證的檢驗結果,為工農業生產和工 程項目出據了科學、準確、可靠的檢測數據。從整體上講,儀器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工作為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全民質量意識、 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與此同時,儀器計量認證和審査認可也為政府、 社會和用戶所接受和認可,計量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