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的起源
“真十年華”誕生于2006年5月,主要生產滄州特產小磨香油、小磨麻醬、熟黑芝麻、熟白芝麻、八珍雜糧等產品。 公司現(xiàn)有廠房3500平米,全不銹鋼自動化流程生產設備,生產能力為日加工芝麻12000斤(芝麻油8000斤,芝麻醬或熟芝麻4000斤)。
公司除了經營“真十年華”自己品牌以外,還為多家連鎖chao市及代理商定制自有品牌,代加工,如(滄州鹽百集團、滄州華北商廈、滄州意明購物zhong心、深州誠信商廈、黃驊廚味佳糧油商貿有限公司以及電商滄州北豐食品有限公司等)。
芝麻是zui古老的種植作物之一,與椰子一樣是人類zui早利用的油料作物。在古代遺址巴基斯坦發(fā)現(xiàn)過炭化的芝麻籽,約5000年前那里是文明十分輝煌的印度河盆地。印度教的宗教儀式中十分普遍地使用芝麻籽,這表明在遙遠的古代芝麻就已被馴化。
4000年前甚至更早時代,在巴比倫和亞述(現(xiàn)為伊拉克和敘利亞),芝麻是一種受高度贊賞的油料作物。它在醫(yī)藥上廣泛使用,并用于烹飪和制備葡萄酒或白蘭地。據歷史學家的觀點,在幾千年前芝麻是從巽他群島帶到印度的。從印度再到埃及、中國、日本、非洲、南美洲、中美洲和墨西哥。在緬甸11和12世紀時芝麻是眾所周知的作物。芝麻油用于點燈,在肥皂普遍使用前芝麻桿的灰用于洗衣服。在1298年馬可波羅注意到波斯人把芝麻油用于烹飪、按摩身體、醫(yī)藥用途、照明、化妝品和原始機械的潤滑等。葡萄牙人把芝麻引入巴西,在那里被稱為“gengelim”,類似于印度名稱“gengelly”,表明來自印度殖民地。由于氣候條件適宜,芝麻成了委內瑞拉十分興旺的商品油料作物。芝麻引入美國是在17世紀后期,由奴隸從非洲帶入沿南卡羅來納海岸的種植園。在美國南部稱之為“benne”,類似于西非的名字“benniseed”。
芝麻,在我國原名胡麻,又被稱做油麻、脂麻等。史載漢代傳入中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張騫外國得胡麻。”宋朝沈括《夢溪筆談》中說:“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胡麻。”《詞源》解釋芝麻時說:“相傳漢張騫得其種于西域,故名。”
據后來考證,我國漢朝時芝麻已在我國部分地區(qū)栽培和食用。劉熙《釋名》中說,“胡餅之作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劉熙是東漢人,他的這段話是講人們烤制胡餅,bi須要撒上一層胡麻,使胡餅更為芳香可口。《后漢書》有:“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胡餅做得這么香酥可口,不僅漢靈帝喜歡,老百姓也都爭相品味,可見漢朝已經大量種植芝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