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咸豐年間, 江蘇的寶蘇局亦為全國*早開鑄大錢的錢局之一。從當時留下的奏章、公文史料反映, 該局迅速
響應開鑄的, 主要是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而從錢幣收藏的實物來看, 尚有當五、當二十、當三十等試樣錢
。至于有否試鑄過當五百、當千大錢, 由于未見當時的文獻記載, 長期又未見實物, 錢幣界大多持存疑態度。如
《江蘇歷代貨幣史》即稱:“ 江蘇所鑄咸豐大錢面值*高者為當百錢。”
寶蘇局當五十大量鑄行,可考其行用錢并非于蘇州總局(南局)鑄造,而是在蘇北淮安清江浦分局(北局)鑄造。蘇
州南局僅鑄造了數種當五十面值的呈樣錢和試樣錢。縱觀寶蘇局各計值大錢的樣錢,當五十這個面值的樣錢品種
*多,變化*大,鑄造*精。這批留存下的呈樣及試樣錢是寶蘇局錢幣研究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是寶蘇局錢幣收
藏的精華所在。本文下面來例舉其*具特色的一些大樣錢。
部頒式試樣,顧名思義,部頒樣錢即指清代國家授權戶部寶泉局鑄造標準錢幣式樣,代表國家頒發給地方鑄錢局
,也包括工部寶源局。戶部代表中央下發地方局的標準“樣錢”,就是“部頒樣錢”。寶蘇局的部頒式樣錢文字
大致仿效中央局,少了蘇局的秀美多了京局的管閣。直徑大而厚重,等同甚至大于一枚當百錢,所以既便是初級
玩家也可一眼辯識。蘇局部頒式錢幣僅鑄行了當十、當五十兩種計值,都由蘇州(南局)鑄造發行,當十大量鑄造
參與流通,當五十者僅鑄造了極少量的試樣.
寶蘇局在咸豐三年 (公元1853年)冬*先開鑄當十錢。咸豐四年二月,在蘇北清江浦(淮陰)增設寶蘇分局 (淮安分
局) , 趕鑄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百大錢 。再至咸豐十年 (公元1860年) 四月,太平天國李秀成率軍攻克蘇
州, 寶蘇局遂被迫停鑄。
寶蘇局是清代南方地方鑄錢大局,鑄錢量大。其中在咸豐年間鑄錢,通寶、重寶、元寶皆具,鑄量較為可觀,各
寶文版式較多,遺存有多又少,珍普皆具,*為著名的就是那咸豐元寶當五百。而在其重寶系列里,由當五開始
,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共五等。其中,當二十和當三十兩等*為特殊,可謂清代鑄幣等值之獨有。而
在當二十這等錢中,版式也有幾種,譜載母錢和樣錢相對珍稀,其余有版式相對遺存較多,今不難見到。不過,
在當二十錢中,其寶文大版式又分為“爾寳”和“缶寳”兩種,其中,“爾寳”遺存量明顯少于“缶寳”,較為
難得。一番鑒賞審視下來,不難確定,本品“寶蘇咸豐重寶當二十爾寳”版錢,三相一材,真實可靠,開門見山
之品無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