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系統技術特點
(1) 符合規范
不論系統架構、數據交換協議、技術選型都須符合交通管理部門以及國家、行業制定的各項相關標準與規范。
(2) 可行性
采用成熟的產品進行集成,產品及經營手段均具備可持續發展性。
(3) 安全性
系統具有安全防范和保密措施,以及監控發布內容,防止非法侵入信息發布系統及非法人為操作。例如,信息發布系統應實現完備的權限控制功能,實現多級管理和操作權限分配。涉及在電子站牌上顯示的公眾信息必須加密傳輸,信息發布系統能受遠程一件檢修系統監控發布內容。
(4) 可擴展性
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系統具有在未來向更多應用延伸的能力。
電子站牌質量規范
(1) 門上鎖后無晃動現象,鎖具安裝牢固,一箱一鎖(互開率小于1%),防盜防偷。站牌安裝后電源線從PVC管中自然穿出,抽動靈活,便于更換。
(2) 門開啟靈活,門縫間隙均勻一致。門與框體無摩擦及損壞涂層的現象。
(3) 門的密封條與門之間粘接牢靠。
(4) 鉸鏈、門鎖開啟靈活,選用鉸鏈、鎖具統一。
(5) 內外表面均涂有防護涂層,涂層均勻、牢固,無氣泡、皺紋、擦傷、剝落和明顯凹凸不平、流掛及修補刷痕等現象。同一批產品無明顯色差。
(6) 排氣孔、百葉窗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7) 走線槽、散熱風扇、接地等安裝到位。
(8) 鋼化玻璃安裝可靠,無氣泡、開裂等現象。
(9) 表面平整光潔,無明顯劃痕、壓傷等現象。
(10) 站牌名、線路名的安裝條、PVC板符合規格,無缺損。
(11) 導線截面、線芯材料、絕緣層材料、顏色、套管(字符)端頭形式的選用及接線與電器布置圖、電裝作業表相符。
(12) 端頭與端子處的聯接合理、牢靠無松動,箱體內無螺釘、線頭鐵屑等多余物品。
(13) 電裝設備的外觀無機械損傷、銹蝕污跡、無破損短缺元件、銘牌貼裝正確。
(14) 電纜束或導線在線槽內行線整齊美觀,有蓋板。
(15) 套管尺寸與導線匹配,按圖用專用打印機打上字符內容。
(16) 導線的余量不能全部留在一端卷作一團,平均分布在整個行線過程中。
3.1.2電子站牌接電規范
(1) 配電箱的接電嚴格按照接電規范操作。
(2) 配電箱內部接線端子安裝牢固,與電源線相接聯接合理,無松動現象。
第四章 系統介紹及參數要求
系統是整個智能化電子站牌的核心,它集成了無線通訊、顯示發布、環境溫度測量、環境亮度測量等多種接口,并且內嵌公交信息庫,可遠程升級,保證智能化電子站牌發布信息的準確性及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