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結構與工作原理
模具結構凹模12必須與平面傾斜一定的角度(X=20),在E處開始切邊到對角F處完成切邊,這種切邊方法稱為對角切邊。上模結構較簡單,主要由上模板3、凸模座4、凸模5組成。下模結構較復雜,除了常規的機械部分,還增加氣動部分及控制部分。?機械部分:凹模座7、加強筋13固定在下模板24上,凹模傾斜固定在凹模座上,凹模內裝有定位11用來調節產品的切邊高度,產品的切邊高度等于切刀10加料厚。頂料裝置由頂料桿16、頂料桿座15、壓力彈簧14、把手17組成。當切邊完畢后,操縱把手推動頂料桿頂出產品和切刀,在壓力彈簧的作用下回復初始位置。
位置開關和限制開關的常閉觸點8固定于凹模座上,經導線6接到控制電路;氣動部分:在墊座23上裝有直徑80mm無給油潤滑氣缸22、導向塊20,導向塊可在導向板25內自由滑動,壓料桿18通過銷釘與導向板連接,壓料桿可繞銷釘向下轉動,用拉力彈簧19穿過壓料桿再固定于導向塊上,壓料桿始終平行于平面;且壓料桿的中心到工作臺的高度H,切刀的中心到工作臺的高度H,兩者要相等。8mm單電控二位五通換向閥1的一端與電磁閥2經導線接到控制電路,另兩端經氣管21接到氣缸的兩個進氣口上來控制氣缸的工作。壓縮空氣(壓力范圍在0.051.00Mpa)經氣管在L處或R處入氣由氣缸帶動壓料桿伸出或縮回;控制部分:主要由2個交流接觸器、1個變壓器、2個常閉按鈕開關、2個常開按鈕開關、1個位置開關和限制開關的常閉觸點組成2個安全電壓下的工作電路來控制氣缸的動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