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JIT
【項目導入理由】 
生產效率低下、品質不良多發、成本居高不下、庫存大量堆積、不能按期交貨、安全管理薄弱以及員工積極性低下等,都是我們導入該項目的重要理由。
【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精益生產咨詢
輔導時間:12 /24/36個月
輔導方式:診斷+方法指導+培訓+協助實施+檢查評價+持續提升
服務重點:管理團隊培訓、解決方法提供、實施落地、效果固化、自改善機制建立
【適用范圍】:
制造業
【實施目標】:
質量目標:
廢品量*低。JIT 要求消除各種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過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達到*水平。
生產目標:
庫存量*低。JIT認為,庫存是生產系統設計不合理、生產過程不協調、生產操作不良的證明;
減少零件搬運,搬運量低。零件送進搬運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裝配件運送量減少,搬運次數減少,可以節約裝配時間,減少裝配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機器損壞低。
批量盡量小。
時間目標:
準備時間*短。準備時間長短與批量選擇相聯系,如果準備時間趨于零,準備成本也趨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極小批量;
生產提前期*短。短的生產提前期與小批量相結合的系統,應變能力強,柔性好
【咨詢流程】:
1、 前期準備:
1)診斷
2)經營層決定導入
3)組織建立
4)啟動宣誓大會
5)全員精益生產導入培訓
2、 設備三級保養維護;
3、 設備自主保全與安定化;
4、 改善課題培訓;
5、 尋找薄弱環節,實施專題改善;
6、 選定合適工序,實施一個流設備改造;
7、 實施標準作業;
8、 建立持續改善機制,實施全員改善
【實施內容】:
設備管理的三級保養機制建立;
IE作業布局優化;
庫存管理優化;
作業標準化;
目視化管理
均衡化、一個流的高效生產方式建立;
全面改善活動推進;
【實施效果】:
1、設備改善與TPM活動深化,實現設備安定化;
2、規范作業,提升品質,實現品質管理安定化;
3、通過小組改善、多能工訓練,實現人員安定化;
4、改善物流,提高產品加工效率,實現產品效率化;
5、通過均衡化生產、一個流生產、標準作業等方式,實現作業安定化;
6、實施全面目視管理、目標管理、持續改善,實現管理規范化、持久化。
【咨詢模式】:
顧問師到廠指導:問題診斷、方案系統推行、現場指導;
專家組遠程服務:方案設計、管理疑難解答、前期準備;
客戶中心服務:客戶聯絡、服務質量反饋、專家調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