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針對不銹鐵刀片的SUS420刀片,在電解后出現刀面發白不亮和發麻的現象,客戶那邊電解出來的產品有時都OK,有時一半OK,一半NG,有時全部NG,對于這種不穩定的生產現象,客戶希望我們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以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保障產品的合格率
實驗試劑:客戶那邊的KM0306電解拋光液、磷酸、硫酸、KM0306電解添加劑
實驗材料:SUS420材料刀片
前言:客戶那邊由于操作不當,而加入了2KG的硝酸進入電解液中,導致槽液面有大量黃煙出現,然后電解出現質量問題,在客戶現場,根據客戶反映的情況和我們現場看到的情況,剛開始我們認為是槽液密度過低而導致的發白,測試了密度為1.72,在正常值范圍內。還認為是硫酸含量過低,導致在電解過程中出現因電力線分布不勻稱及溶液的分散導電性能不好而出現發白的情況,我們加了1%~2%的硫酸,當加入后,在相同條件下(6.5V,3min,溫度50℃),電解過程中,發現加入硫酸,溶液的分散導電性能馬上加強,電解出來的產品OK,當我們認為找對了方向的時候,再電幾個又出現不良的現象了,發現加入硫酸可能僅僅是巧合而已,為了徹底解決客戶的這一問題,我們帶了一桶藥水和一些沒有電解的產品回來進行調試,探究到底是應該加入硫酸來增加其導電性能還是應該補加適量的磷酸來保護基材不被腐蝕。
實驗部分:我們將帶回來的藥水先進行了硫酸、磷酸的含量測試,發現硫酸含量在24%,但是也許由于這一款產品的材質很差,使得電解液中硫酸的比例應該再低一些,才不會出現刀面發白、發麻。我將帶過來的電解液加溫至50℃,首先沒有加入任何的成分,在6.5V,3min電解出來的產品與客戶那邊的情況一模一樣,然后加入3%的磷酸,在與客戶那邊同樣的電解條件(6.5V,3min),電解出來的產品,發現表面發麻、發白的情況有所減少,再試著電了兩個,發現是有所減少,但是還是會有一些,這次趨勢應該是正確的,然后再向其加入了2%的磷酸,發現發白、發麻的情況基本沒有了,產品表面光亮勻稱,刀面也沒有問題了,為了測試其是否為偶然現象,我連續電解了五個產品,電解出來的都沒有問題,考慮到客戶那邊加了硝酸,應該會損耗電解液中的光亮劑,我又向電解液中加入一一定量的KM0306光亮添加劑,在同樣的條件下,電解出來的產品基本都是沒有問題的
分析:對于不銹鐵這種材質的SUS420刀片,電解液中的硫酸含量應該相對較低一些,磷酸能與電解出來的金屬離子形成磷酸鹽而附著在產品表面而減速其腐蝕,從而保護基材不至于出現發麻過腐蝕的情況
結論:對于材料SUS420刀片,無論是新藥水還是老藥水,硫酸含量應該相對較低一些,對于發麻、發白的情況我們可以向槽液中補加適量的磷酸和光亮劑來改善這一問題(客戶按照我這邊試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