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室廠家直供詳細參數
心理咨詢室管理規范:
1.開放時間。心理輔導室定期開放。
2.人員配備。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專兼職教師原則上須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取得相關資格證書,經過崗前培訓,具備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數量的專業培訓。
3.經費投入。應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保證心理輔導室工作正常開展。
4.成長記錄。心理輔導室應為建立成長信息記錄。記錄信息、測評資料、信件、錄音錄像和其他資料,應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保存。心理輔導室應根據學生成長信息記錄,有針對性地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或個別心理輔導。
5. 輔導倫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堅持育人為本,著力提高全體心理素質;在學生出現價值偏差時,要突破“價值中立”,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輔導過程中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隱私,禁止貼上“心理疾病”標簽,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損害身心健康的儀器設備。
6.危機干預。心理輔導室應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明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出現危機事件時能夠做到發現及時、處理得當,給予適當的心理干預,預防因心理危機引發的自傷、他傷等極端事件的發生。
7.及時轉介。心理輔導室應與相關心理診治部門建立暢通、快速的轉介渠道,或發現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能夠識別并及時轉介到相關心理診治部門。轉介過程記錄詳實,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
8.加強研究。心理輔導室應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典型案例討論、組織參加專家督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心理輔導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心理咨詢室建設方案整體功能室介紹
1.辦公接待室:心理咨詢*一站
2.個體咨詢室:心理咨詢師咨詢的場所
3.心理沙盤游戲室:引導來訪者進行自愈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4.音樂放松室:化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消除和緩解緊張,促進身心放松
5.情緒宣泄室:釋放壓力,疏導情緒
6.團體活動室:促進團體成員間的互動
7.心理測量室:為來訪者進行全方位的心理測評
心理咨詢室建設建議
心理咨詢室是心理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主要場所,是心理老師的根據地。心理咨詢室選址應本著安靜和方便的原則,選擇采光,通風條件良好,冬要保暖,夏要涼爽的地方,不要太靠近辦公區和教學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