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辨偽是青銅器鑒定的任務之一,十分重要。它是鑒定青銅器的*一步,只有在確定青銅器為的基礎上,其它的工作才好進行。
關于青銅器辨偽的方法很多,可以說以上十三種的鑒定方法都可以各稱之為一種辨偽的方法,但是辨偽的方法中也分為較重要的和一般的方法,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在辨偽上影響較大的方法,注意這里的介紹主要側重于方法,所以舉一反三地來運用這些辨偽的方法。
*一、鑄造辨偽:鑄造辨偽主要包括澆鑄、范線、墊片三個方面。
1、從澆鑄上鑒定。青銅器的作偽方法多種多樣,但由于制作青銅器的奴隸地位低下,文獻中從來沒有記載過青銅器的制作,所以即使最熟練的作偽者,也不可能做得天衣無縫。另外,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均是用陶范法鑄成,具體做法是將青銅熔化后注入陶范內,待冷卻后打碎模具取出,即一器一范的做法。因此,商周時代的青銅器沒有相同的器物,如果發現兩件尺寸大小,紋飾、器形都相同的青銅器,那么肯定有一件或者兩件皆為偽器。
2、從范線上鑒定。范線是指澆鑄時陶范拼合處出現的痕跡。從大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來看,其范線表面多數經過打磨,但看上去仍然是凹凸不平,手感粗糙,即使國君級大墓葬出土的青銅器,在人們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范線多數也未經過打磨,而作偽者往往把范線合攏痕跡打磨的異常平整,我們在鑒定時應注意觀察。
3、從墊片上鑒定。青銅器的墊片和范線一樣都是其鑄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在青銅器鑄造過程中可以使青銅溶液順利地完成澆鑄,但會在鑄成的青銅上留下許多凸起的墊片,這些必須經過磨平才能成器,古人打磨墊片時十分仔細,但無論如何打磨,墊片上的痕跡也不能被抹去,因為墊片上銅質和青銅器的銅質不同,所以墊片的顏色和青銅器的顏色是有區別的,在鑒定時應特別引起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