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同治通寶”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鑄行。但因鑄錢虧損等因,鑄造很不正常,常見的僅有“寶泉”(戶部)、“寶源”(工部)、“寶蘇”、“寶浙”、“寶昌”、“寶川”、“寶桂”和“寶東”等局,其余很少發現或僅見部頒樣錢。“同治通寶”面文漢文宋體、楷書互見,各局所鑄,大小、輕重參差不齊,一般徑為22毫米左右,重約3克,銅質較差,鑄工不精。版式類似“康熙通寶”,“乾隆通寶”,有蘇,川,云,源。昌,桂等記局,但鑄量較清朝前期錢已有大減。如寶陜,濟,伊,武,福,南,黔,廣,晉,阿克蘇等局僅見與部頒樣錢。
根據雅昌藝術品拍賣網2009年--2016年同治通寶系列在線拍賣統計,在7年的時間內,同治通寶一共有74枚拍品上拍,總瀏覽8194次,參與總人次達到36人,出價次數208次,其中價格*的是清代同治通寶寶鞏局當五部頒樣錢,藏家*為關注的同治通寶如下:同治通寶 寶陜局、同治通寶 15枚、同治通寶(寶源大樣)。其中競爭*為激烈的同治通寶(錢文倒置)定價70萬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5萬,在經過34次出價后,*后以232萬的價格成交!
同治通寶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開始鑄行。但因鑄錢虧損等因,鑄造很不正常,常見的僅有“寶泉”(戶部)、“寶源”(工部)、“寶蘇”、“寶浙”、“寶昌”、“寶川”、“寶桂”和“寶東”等局,其余很少發現或僅見部頒樣錢。“同治通寶”面文漢文宋體、楷書互見,各局所鑄,大小、輕重參差不齊,一般徑為22毫米左右,重約3克,銅質較差,鑄工不精。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云廣桂鞏川東武臺陜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藏品出手流程:
1.實物帶來公司鑒定(可郵寄)確保藏品真假是否符合公司的征集要求
2.如果藏品是真的而且符合公司征集要求,我們將會給你推薦符合你藏品出手的相對應平臺
3.達成合作,簽訂委托服務合同藏品會保留在公司或者由您自行保管直至藏品成交或合同期結束。
合作單位
1、美國勞倫斯拍國際賣有限公司
2、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3、香港金字塔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4、英國雷納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鄭重提示:
1,不收購,不上門
2,贗品與當代工藝品不合作
3,公司的私下交易就是展銷,沒有那么多買家介紹給你
4,鑒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