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創業者、投資人的共識是:獨角獸與國家明確扶持的行業龍頭企業,更有機會在年內登陸科創板。
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分析師表示,目前都希望讓中國*的企業去,且各個行業都會覆蓋。張馳也認為,目前能去科創板的基本都是獨角獸,和*的中小型企業。
陳麒麟也表示,科創板最想要留住的企業是估值高但虧損的,像字節跳動、阿里云、金山云這樣的公司;還有受扶持領域,例如芯片、生物醫藥、AI等領域的龍頭企業。
吳世春提示,首批上市企業更多考慮的是知名度、合規度、安全性,不一定是成長性。但實際上,科創板企業應該具備好的成長性,一些估值到了頂的獨角獸給二級市場投資人帶來的利潤并不很好。例如,小米、美團的估值在一級市場足夠高,但在二級市場成長空間不大。
如果不符合這兩項要求,則很難在今年上市。聽云網絡CEO陳麒麟坦言:“我們的規模沒有那么大,科創板5個上市條件中,剛剛好滿足3個條件(盈利、收入、規模),所以估計*一年排不上。”
針對企業估值問題,張馳分析,因為科創板尚未推出,在二級市場沒有對標,企業估值在首批企業上市前(6、7月)不會提升太快。他介紹,新鼎資本目前參投的企業中,有7家計劃在科創板上市,目前估值跟上一輪變化不大。
在剛剛公布將設立科創板時,曾有論調稱這將會對新三板產生巨大負面影響,會流失本就不多的企業和資金。而隨著科創板首批掛牌臨近,目前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對于新三板的影響偏中性,甚至長期看會有利好。
首先因為新三板的低迷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目前新三板已經到谷底,沒有交易量,不會更差了”,吳世春說。
張馳則更為樂觀。他表示短期內,雖然新三板的股價可能會跌,但新三板已聚集了中國最多的科技型企業,而目前科創板的掛牌速度,無法滿足科創類企業的資本化需求,因此,隨著科創板首批掛牌,科技型企業更受到資本市場重視,資金將有機會投入新三板。
同時,長期看,科創板的設立有機會推動新三板改革。“新三板如能設立精選層對標科創板,在科創板穩定發展后,新三板受到拉動,才有機會打破目前局面,與科創板平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