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創板開戶不二之選,科創板漸近考驗機構投后管理能力
近期,科創板以及試點注冊制將推出的消息,極大提振了創投行業從業人員熱情。有機構表示,科創板有望給投資機構帶來新的退出渠道。此外,目前A股上市企業的估值中樞并不低,科創板及注冊制落地后,一二級市場估值差有望減縮小,企業成長性將是未來股權投資的核心盈利來源。
一二級市場價差縮小
對于科創板以及試點注冊制,恒大研究院認為,科創板的推出將利好私募和券商機構。科創板有望給投資機構帶來新的退出渠道,并極大提高PE/VC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投資力度。
廣證恒生分析認為,試點注冊制,對創投機構的行業專業化投資及投后管理兩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頭部機構將真正受益。目前,我國上市企業的估值中樞仍高于實施注冊制的美股、港股市場。科創板及注冊制落地后,預計一二級市場估值差將進一步縮小,企業成長性將是未來股權投資的核心盈利來源。“行業專業化投資+投后管理”將是未來投資機構的重要能力。
海通證券分析,科創板的設立將是A股IPO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重大突破,發行條件可能相較創業板更為寬松。從創投行業投向來看,投資金額占比*高的前三大行業為互聯網(20%)、生物技術/醫療健康(17%)、IT(14%),均是屬于前期資本投入較大,短期盈利可能較難體現的行業。因此,科創板的誕生可能將為一些創新企業,尤其是暫時未能達到盈利標準或者股權結構不符合當前A股發行要求的企業帶來實質利好。
平安證券分析表示,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提升股市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是當前金融改革以配合實體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且必然的推進方向;進一步考慮到當前推動創新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具有一定的緊迫性,所以新增長線資金繼續流入股市、股權市場擴容、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存在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在金融方面的融資結構與實體經濟結構更加契合、中小創企業的融資需求與經營發展得到更好的服務之后,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對于股市的利好也不容忽視。
對于具體的可投資的細分板塊,此前有機構建議:汽車制造、教育服務、互聯網零售、醫療健康等行業因政策鼓勵、剛性需求、市場空間大,增速良好,可關注行業內符合市場真實需求、商業模式良好、有一定技術優勢的項目。
政策支持有望帶動市場活躍
清科數據顯示,2002年以來,我國創投市場可投資資本規模不斷增長。截至2017年末,可投資資本總量已達到7681億元,10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7%。尤其近兩年來,優質資產荒使得資本存量增長迅速,融資和投資比例略有失衡。
海通證券研究認為,國內創投市場發展從規模超速增長到結構調整,政策支持有望帶動市場活躍。從需求端來看,隨著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