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莊的被邊緣化日益令人擔憂。在*近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沛然在分組審議時就大聲呼吁“高鐵時代,石家莊不能被邊緣”,他的擔心在于規劃中的京昆高鐵不再經過石家莊,而是直接繞道保定直達山西。
石家莊的擔憂*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交通是影響一個城市產業發展、人才吸引等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大而言之,就是人才流動一定要與人口流動方向一致,與產業流動方向一致,與財富流動方向一致,環環相扣。沒有產業的發展與財富的積累,人才是難以吸引過來的,反之亦然。
一個城市的人力結構必然是立體的。既要有高端人才,也需要基層產業人員、服務人員。尤其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不僅高端人才重要,甚至一般的勞動力也吃香。因此,一座城市要想保持未來的長久競爭力,不僅要吸引人才,也要吸引青年甚至普通勞動力。
石家莊徹底放開了戶籍門檻,而接下來要做的功夫也不少——戶籍終究不是吸引人才*大的障礙。我曾撰文寫過,吸引人才必須拋棄“解決戶口和房子”的老舊思路。真正吸引人才的是:一要有大量的合適的就業機會;二要有發達的經濟與產業結構;三要打造利于留住人才的軟環境。
尤其是,在國家發改委提出放開落戶限制,人口自由遷徙日益成為現實的前提下,落戶零門檻只會是各城市吸引人才的標配。而要奠定城市吸引人才的競爭力優勢,還得讓吸引人才回歸其本質——人才引得進來,還得留得住。
當然,引進固然重要,但內生式人才的留住與使用同樣重要。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年青島、深圳等城市開始大規模引進和新建大學的原因。高教資源是人才*基礎的來源基地,想辦法先讓本地大學生不外流,比盲目地瘋狂搶奪外來人才更重要,也更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