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裝蜂蜜出現結晶分層,是食用蜂蜜過程經常遇到的現象,一般發生在未經任何加工的天然蜂蜜。那蜂蜜為什么會出現結晶分層呢?是否影響食用?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
常見的蜂蜜結晶分層現象一般有三種:
1、瓶底或桶底結晶沉淀,上層沒有結晶;這種現象比較常見,蜂蜜結晶需要時間,少則半個月多則數月,放到秋冬季節,氣溫逐漸降低導致蜂蜜開始結晶,處于結晶過程中的蜂蜜會出現底部結晶,上層不結晶,進入寒冬可能整瓶蜂蜜會全部結晶。冬天在低溫環境下已經全部結晶的蜂蜜,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已經全部結晶的蜂蜜會融化掉一些,底部仍然為結晶部分,液態部分在上層。還有些蜂蜜屬于不易結晶的蜜種,比如洋槐蜜、棗花蜜,即使在寒冬結晶也比較慢。如果在冬天沒有完全結晶,春天就到來了,那么洋槐蜜已經結晶的部分會沉淀在瓶底,剩下的仍然是沒有結晶前的狀態。
2、上層結晶,瓶底或桶底大部分不結晶;這種結晶分層現象一般發生在裝桶的蜂蜜,裝桶的蜂蜜結晶較慢,但是冬天氣溫較低,蜂蜜中的一部分天然葡萄糖會逐漸開始結晶,蜂蜜里面的葡萄糖結晶核會聚集在一起,形成比較軟的結晶層,猶如浮冰一樣,浮在液態蜂蜜的上層。
3、上下兩層結晶,中間不結晶;這種蜂蜜結晶分層現象比較復雜,裝瓶的蜂蜜和桶裝蜂蜜都有可能發生。裝瓶的蜂蜜出現分層結晶多發生在融化過程中,隨著春天氣溫升高,全結晶的蜂蜜其結晶核逐漸開始融化,融化掉的一部分逐漸向上層分離,而上層的結晶部分,就好大雪融化,融化掉的液態蜜逐漸向下滲透,和下層融化的那部分匯合在一起,上下結晶,中間不結晶的分層現象就出現了。裝桶的蜂蜜出現這種結晶現象也比較常見,進入秋冬季節,蜂蜜逐漸開始結晶,出現結晶核,其中一部分松散的結晶核會沉底到桶底,另外一部分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比較軟的結晶層,猶如浮冰一樣,浮在液態的上層。
蜂蜜出現分層結晶是正常現象,不影響食用,特別是純正的天然蜂蜜,結晶狀態多種多樣,消費者應該接受事實。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大家了解更多蜂蜜結晶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