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烹飪方式更健康?
致力于深海魚食品的研發推廣以改變中國深海魚落后的初級農貿市場現狀,產品定位于精加工深海魚食品,擁有完善的符合歐盟及國家食品管理體系的水產品加工、儲運配套設施及追溯體系,通過了歐盟衛生認證、美國FDA的HACCP認證、BRC認證、國際漁業組織MSC認證等,嚴格按照歐盟標準出品,公司在2015年創立“深海魚物理降嘌呤技術”,解決了大部分痛風患者不能食海鮮的問題。并在2016年率先成為全國首批三同認證企業(同線同標同質),讓老百姓享受到等同于出口標準的健康海洋食品。公司針對6個月—12歲兒童群體推出深海魚兒童營養餐系列產品,創無防腐劑、無色素、真空包裝,全程冷鏈儲運,聚焦深海魚營養豐富易吸收,富含DHA腦黃金有助身體智力發育的特點,致力于營養的深海魚食品帶到孩子餐桌,產品一經上市,便獲得消費者喜愛和認可,成為中國深海魚兒童營養餐新品類開創者。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魚類常見的烹飪方式有:紅燒、油炸、清蒸和燒烤等。然而事實上DHA和EPA都是不耐高溫的,容易氧化。
但是DHA熱不穩定,因此很多人為了保證DHA的攝入通常選擇食用生魚片,事實上生魚片中容易攜帶肝吸蟲幼蟲,尤其是淡水魚,一旦進入體內可長期寄生在腸道中,引發肝吸蟲病損害肝臟,高度酒、芥末、醬油等蘸料很難消滅寄生蟲幼蟲。因此盡量少食用生魚片,或選擇正規的料理場所。
吃多少魚才能保證攝入足夠的DHA呢?《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2013版)中0-3歲嬰幼兒EPA+DHA的參考攝入量為每日100mg,孕婦為每日250mg,對其它部分人沒有明確規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年人每周吃魚280-525克,每天40-75克。以三文魚為例,100g三文魚約能提供2.8g的DHA。
研究表明魚類除了提高認知能力外,還能保護心臟。因此,適量吃魚,下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可能就是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