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六法
一是看形制。是機器沖壓還是翻沙,凡是翻沙版均是假的。
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風格與當時韻味是否相符,清朝龍版幣上滿文是否與原幣一致,民國三年簽字版是否后來挖的,使用放大鏡一看就一目了然。
三是看齒輪。齒輪較易區分,假幣齒輪遠不如原幣規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
四是看顏色。銀元應是白色,有包漿、銀銹,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銀量,顏色略有差異,清朝銀元含銀量*高90%、*低50%,通常在88%。
五是聽聲音。真銀元敲擊后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后發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尖銳短促,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
六是用比重法測試。白銀的比重為10.5,低于黃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銅、鉛、鋅等其它普通金屬的比重。由于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它金屬,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元輕,真銀元重。[2]
折疊編輯本段銀元清潔方法
我們在收藏銀元的時候往往會遇到清洗的問題,清洗銀元的方法首先取決于銀元的氧化程度及其成色。在高含銀量的銀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與在低含銀量的銀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不同的特點。
如果高含銀量的硬幣長期放置在地下,或者遭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其表面會生成很厚的一層氧化物,這時應將硬幣在氨水溶液中浸泡1小時(成份:水90%和濃氨水10%)。如果沒有氨水溶液,也可以調制碳酸鈉溶液(將30克食用純堿溶解于100克水中)代替。將硬幣置于溶液中幾個小時,直至氧化物完全溶解。
如果高含銀量的銀元只是受到輕微氧化,那么*用氨水溶液加碳酸鈉溶液和牙膏調制成糊狀來清洗。這種糊狀物用手摸起來應該柔軟并且沒有細小的硬顆粒。方法是用手指或者用柔軟的刷子將其輕輕涂在硬幣表面,待氧化物溶解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以銅作為中間合金的低含銀量銀元在嚴重氧化時會變成綠色。清洗這種硬幣,*用5%的稀硫酸溶液清洗。當綠銹層溶解并退去后,再采用清洗高含銀量銀元的方法進行清洗。但如果銀元表面的氧化物很均勻,就在可不必清洗掉。[1]
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后發行了640余種銀幣,其中四種銀元今日價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