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主要來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等,其中黃泔水CODcr高達20000mg/L~30000mg/L,泡豆水的CODcr4000mg/L~8000mg/L,其他廢水CODcr相對較低。在我國,大豆分離后的黃水直接為廢水進行排放,造成了污染以及資運費。
目前國內的豆腐/豆腐干加工基本上是大豆經浸泡后磨漿,經離心、加熱后,利用鹵水提取蛋白質后,剩下的黃水被視為廢水白白排放掉,其資喳用率極低,綜合效益很差,而且還造成嚴重污染。其實黃水里霉含有乳清蛋白和大豆低聚糖,而食品和品中不少添加成分均來自乳清蛋白和低聚糖。
跑藍公司采用膜分離集成技術,對豆腐/豆腐干生產中的黃水進行多級分離處理,同時提取回收了其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生物活性——大豆乳清蛋白和大豆低聚糖,而終的仍可回用于工藝生產用水,實現了零排放。 目前,為使黃水達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到排放,處理應用較多的是厭氧——好氧生物處理法,其能耗較大、成本較高。與其相比,膜分離技術及成套設備進行組合,具有分離效率高、抗污染性能強、運行的特點。它不僅了廢水污染,同時也是對豆腐/豆腐干生產加工工藝進行的改革,既了產品,又了產品品種。
豆制品污水處理設備 該技術及工藝應用于豆腐/豆腐干加工中黃水的處理,完全實現了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廢水資源化處理。 黃水膜法處理流程 黃水→道膜分離→膜濃縮→透過水回用 道膜分離后低聚糖,膜濃縮后符合蛋白質 2、如對黃水采取膜工藝技術處理回收(1)膜過濾處理水成本,透直接回用,廢水處理成本約為0 (2)膜分級濃縮蛋白和低聚糖的成本約為20元/T×100T=2000元(濃縮1倍)(含人工、電耗、膜元件消耗、設備折舊費用、設備清洗費用等)(3)膜濃縮透可直接回用于生產中,節約制水成本約3×70=210元 以廢水量100T為例 乳清廢水直接排放損失成本 膜工藝技術處理乳清廢水投入成本 廢水處理:300元 廢水處理:0元 蛋白損失:78000元 膜工藝成本:2000元(含膜消耗、設備折舊) 大豆低聚糖損失:384000元 其他:500元(含電費、人工、清洗等) 共計 462300元 2500元 由此可以看出,豆腐生產中的黃水直接排放,使企業損失了大量的有價值成分。采用膜分離分級處理完全可以實現蛋白、低聚糖的回收,同時生產回用,在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又實現了清潔生產。為了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