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四年(1878年)初,阿古柏被清軍徹底消滅后,因市面紅錢短缺,政府沿民間習用,除了廣鑄紅錢通行全疆外,還在南疆的庫車、阿克蘇、喀什、葉爾羌、英吉沙、和田等六城先后鑄造五分小天罡,被稱之為“光緒天罡”,與阿古柏天罡混合流通。故五分小天罡*多,制造草率,而成色高低分量輕重各不相同,因此,私贗乘機摻雜,流弊滋多。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首先鑄造“光緒元寶”仿西式龍洋后,東南各省群起效法,競相設(shè)廠鼓鑄。新疆這時由于民間要求強烈,也允許各地開始鑄光緒銀元。現(xiàn)按照鑄造時間先后,光緒十八年(1892年),疏附縣稽查庫魯班伯克等人,稟懇政府鑄造銀錢。經(jīng)喀什道李宗賓委派候補知縣羅正湘,召集商民籌銀三千兩先行鼓鑄試辦,暫賠火耗,若有成效,再由公家籌款鑄辦。先鑄有一錢、二錢、三錢重的3種面額,第二年又添鑄五錢重的一種。喀什地方富庶,道庫存銀*多,為全疆之冠,因此所鑄的銀元也*多,一般成色較高。但設(shè)備簡陋,而所鑄幣不夠精整。正面只有漢文文字,無其他花飾,背面老維文的四周飾以阿拉伯風格的花草圖案。
光緒十五年(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shè)造幣廠籌備鑄造銀元。次年四月初二,廣東正式開鑄了新式中國龍洋。由于“重量足,成色佳,且鑄造精美,紋飾圖案更富中國傳統(tǒng)色彩,也就普遍為人所采用。”此后,各省紛紛設(shè)廠自鑄,形成一股浪潮。在內(nèi)地的影響下,再加上民間的強烈要求,新疆就在各地先后開鑄銀元了。當時喀什噶爾地方富庶,道庫存銀*多,因此,新疆大規(guī)模鑄造成套的光緒銀元從喀什地區(qū)開始。此枚上方為“喀什”兩字,中間為“光緒元寶”四字,下方為“伍錢”,幣面無花紋圖案,背蟠龍造形威武,鑄造精美。
來自新疆的道爾吉先生家有祖?zhèn)鞯囊幻豆饩w元寶喀什造,道爾吉先生家中還有不少其它收藏,但是他對古錢幣情有獨鐘,尤其是光緒元寶。在他看來,因為光緒元寶是中國歷史上*一枚機制幣,相較于澆鑄幣而言,機制幣更加精美細致。道爾吉先生從小習舞,擅長通過舞蹈展現(xiàn)男性的力與美,就像光緒元寶字體優(yōu)雅筆鋒有力,圖案優(yōu)雅,雕工精細,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與美學造詣。此幣:喀什造光緒元寶伍錢
新疆地處古絲綢之路要沖,隨著絲路貿(mào)易的發(fā)展繁榮,一些外國金銀幣傳入新疆,其中有中亞貴霜王國錢幣和拜占庭金幣以及波斯薩珊王朝銀幣。這些西方鄰國的貨幣不能不對新疆的貨幣文化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如13世紀中葉察合臺汗國打造的銀幣。19世紀60年代中期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在喀什仿其本國錢幣的形制鑄造了金、銀、銅幣,其中以“天罡”(白銀重量單位,即“騰格”,每枚值銀五分,20枚合銀一兩;是中亞一帶對銀幣的統(tǒng)稱)銀幣流通*廣,鑄造量*大,在整個南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