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優化
商品混凝土的工藝不同于現場攪拌的混凝土,運輸距離和時間的存在必須控制坍落度損失。因此在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應考慮如下因素:1.根據運距和運輸時間確定初始坍落度:近距離(<10km)或1h時,初始坍落度為18cm~20cm;遠距距離(>10 km)或2h時,為20cm~22cm。2.控制坍落度損失,即控制入泵前的坍落度應大于15cm。因為坍落度<15cm時可泵性差。而坍落度>20cm時,澆筑后混凝土長時間保持大流動性狀態、其穩定性差容易產生離析,凝結慢。 3.初凝時間的控制:梁板柱澆筑時初凝時間8h~12h、大體積混凝土為12h~15h。 4.商品混凝土作為一種建材產品參與市場競爭必須考慮經濟性,在保證技術性能的前提下售價*低。對商品混凝土總的要求是:穩定、可靠、適用和經濟。 傳統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即假定容重法和*對體積法)是以強度為基礎的,即根據“水灰比定則”設計配合比。而我們提出的全計算配合比設計方法 是以工作性、強度和耐 久性為基礎,通過混凝土體集模型推導出用水量和砂率計算公式,并且將此二式與水灰比定則相結合實現FLC和HPC的組成和配合比的全計算。全計算法與統設計方法相比較,全計算法使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由半定量走向全定量,由經驗走向科學。與傳統配合比設計相比,全計算法更方便快捷地得到優化的混凝土配合比。
天津市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優化配合比是現場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它直接影響著混凝土施工的工作性、耐久性和混凝土的經濟性,因此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優化調整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依照規范要求選擇適合配制所需混凝土性能的原材料,二是對各種原材料合理組配,求得滿足工程設計和施工要求技術指標的混凝土,使其工作性滿足質量的要求等。水泥是構成膠凝材料的主要成分,也是商品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漿,包裹在粗細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間的空隙,水泥漿體在硬化前起潤滑作用,使新拌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硬化后把骨料膠結在一起,形成堅硬的整體。優選萘系減水劑Na2SO4含量小于5%,高濃度的FND,摻量控制在膠凝材料總量的1%~2%,于水泥應有良好的相溶性,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而承臺混凝土結構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其施工存在澆筑體核心蓄熱溫升大、單次澆筑厚度大、施工周期長、內外溫差控制要求嚴等特點[2,3],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會帶來裂紋、貫穿性裂縫等事故,因此需要充分考慮配合比設計方案細集料細度模數為2.90,表觀密度2590kg/m3,堆積密度1520kg/m3,含泥量0.5%。粗集料壓碎值10.6%,表觀密度2700kg/m3,含泥量0.4%,針片狀含量2%,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