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類EI論文寫作,EI期刊發表正刊,EI源刊發表,職稱論文
電:1523-311-8731 Q:285-3127-115 古編輯
EI期刊論文、SCI期刊論文寫作技巧
EI,即《工程索引》(簡稱EI),它是全世界早的工程文摘來源,也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EI創刊于1884 年,初由美國工程情報公司編輯出版發行,它主要收錄工程技術領域的科技期刊和會議論文,其所收錄文獻的范圍幾乎覆蓋工程技術各個領域的數據,涉及到材料工程、地質、電工、電子、通信、動力、核技術、化學、工業工程、環境、機械工程、計算機和數據處理、交通運輸、金屬工藝、控制工程、礦冶、能源、材料科學、農業、食品技術、汽車工程、生物工程、石油、食品、數理、水利、土木工程、醫學、儀表、應用物理、宇航、照明、光學技術和自動控制等學科領域。那么高校老師和研究生怎么才能寫好一篇EI期刊、SCI期刊論文呢?
往往有的時候,看起來正確的路是彎路。不要等到付出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努力,才發現文章無法發表,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今天,和大家分享幾條常見的彎路,讓我們來繞開它。
1.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現在的科學研究,一定要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就是說,你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行。一定要!每篇文章的前言和討論的前1/3-1/2都是在陳述研究基礎。在此基礎上的前進的一小步,就是這個研究。基礎都很相似。精讀10篇左右你研究方向的文獻,主要是前言和討論部分,你會對這個“巨人”有個了解。然后呢?引用!引用!引用!一定要引用。不要自己拍腦袋想。你用幾個月想破頭得出的東西,不如引用幾句大牛的結論。
2.一點之見,不多不少
簡單說一句。“一點之間即可成文”包含兩個意思:1. 一點之見就可以了;2. 不要多,一點就好。不要去改變世界,只要夠發篇文章就好。
3.不要“寫”文章
有的朋友喜歡自己“寫”,一個詞一個詞的寫,這樣付出了極大的辛苦,但往往結果凄涼。要知道“閉門造車”是大忌。引用三兩篇文獻,自己悶頭猛寫三千字的文章accept的概率很小很小。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悶頭寫出來的東西,幾乎不會得到編輯和同行專家的認可。
怎么辦?參考、學習、模仿、引用。
我們擁有出色的工作團隊和優質的合作伙伴,愿意與有興趣的科研院所評職及畢業研究生開展論文和出版發行方面的合作。優惠可靠,審稿時間短,錄用快,出版快。一經審稿,快速錄用,快速出版,EI檢索快。審稿兩周左右出錄用通知,錄用后3-6個月左右在線出版,出版后3個月左右檢索。
機構學及機器人
軟體機械臂仿生機理、驅動及建模控制研究發展綜述
一種有效的自主機器人迭代最近點定位算法
無耦合二自由度轉動并聯機構型綜合方法 |
 |
|